解縉帶著糧種以及培植方法走了,連夜趕回鋼鐵之城。
他當然清楚這件事情對科學的重要意義!
隻要按照肅王李弘壁提供的資料,成功培育出了土豆糧種,那麼科學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在大明王朝站穩腳跟。
李弘壁還沒走,他跟著皇帝陛下一起回了南京,準備做好收尾工作。
朝會之上,鄭和封侯。
相比於上一次晚宴,這一次就要正式多了。
畢竟這可是封侯啊,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偏偏在這個時候,就是有人不怕死,一個叫做顧孟春的禦史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反對鄭和封侯!
原因很簡單,他覺得鄭和不配!
鄭和一介閹人,憑什麼可以封侯啊?
就算他真的找到了神奇大陸,就算他真的帶來了一些高產糧食作物,可是那又如何呢?
不過是些高產糧食作物罷了!
上一個李弘壁,就憑借甘薯這高產糧食作物,成功封王!
現在又冒出來了一個鄭和,又想憑借土豆、玉米這些高產糧食作物封侯!
怎麼,真以為大明王朝的爵位是大白菜不成嗎?
“陛下,臣反對鄭和封侯!”
“太祖高皇帝有令,非軍功不得封爵,鄭和豈能封侯?!”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誰都沒有想到,還真有不怕死的人,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鄭和封侯!
李弘壁卻是冷眼看著這些官員,嘴角露出了不屑笑容。
事實上,這些人不是反對鄭和封侯,而是反對鄭和下西洋,想要整死鄭和!
大明水師啊,曾經無敵於世,可後來卻日益衰微,全都是拜文臣縉紳所賜!
糧食重要嗎?
當然重要!
當年朱元璋為什麼參加義軍,起兵造反?
還不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啊!
元至正三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
這是朱重八同誌的幼年辛酸史。
不到半個月,朱重八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被活活餓死,隻剩下了太祖爺和他二哥。
窮啊,餓啊!
家裡不但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
還是鄰居劉繼祖給了朱重八他們一塊墳地,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父母和大哥的屍體,將屍體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然後為了活命,朱元璋不得不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然後朱元璋雲遊四方,這才加入義軍,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征戰生涯,最終鼎定天下,建立大明!
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
朱元璋勵精圖治了一輩子,就是喜歡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不必再像他自己年幼時期那樣,經曆那些人間慘劇!
就算是不為了自己的宏圖霸業,也必須把這土豆推廣至全天下!
文臣縉紳為什麼反對廢除海禁?
難道真是什麼他們遵守祖訓嗎?
不過還是因為利益罷了。
因為田地,因為糧食!
他們美其名為耕讀傳家,讀書明理,以安天下,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有功名的讀書人就是士紳,不管他是否入仕為官,他都會想方設法地攫取田地留給自己的子孫,讓子孫不必為衣食而憂,隻管安心讀書明理,繼續考取功名!
一代獲得功名,開始攫取田地,二代在一代的鋪墊之下,條件資源更好,獲得功名也會更加容易,他們也會走一代的老路,不管是否為官先攫取田地再說,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