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搞,開中嗎?”程前試探問道。
“對,開中!”朱楨重重點頭。
~~
中鹽之法,軍守邊,民供餉,以鹽居其中,為之樞紐,故曰開中。
洪武三年,因山西等邊地急需軍糧,當時的山西參政楊憲募商人輸糧換取鹽引,憑引購鹽運銷於指定地區,解了大軍的燃眉之急。從此開中法便成了朝廷的常用工具。
雲南運糧困難,朝廷壓力很大,商人們的力量加進來,幫著朝廷輸糧,可以大大減輕官府的負擔。
“當然,你們輸糧同樣很困難,因為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不過你們可以換個思路,同時在雲南雇傭勞動力開墾田地,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以便更多地獲利——此乃商屯之法也。”朱楨又介紹道。
“這個方法好!”眾大戶不禁讚道。
羅貫中搖頭晃腦:“孔子所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費。”
“瞧瞧,咱羅老師就是有文化。”朱楨笑著給老寶貝點了個讚。
“可要是我們招募長工來了,看到王爺給移民的政策這麼好,跑掉了怎麼辦?”有人出聲問道。
“跑掉就跑掉了唄,肉爛在鍋裡,隻要彆跑出雲南就行。”朱楨卻不以為意的笑道。
“哈哈也是,就當幫王爺移民了。”大戶們也很看得開,當有了更高的追求,人就不會錙銖必較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