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進宮必先自宮!
五位王爺沉默了片刻,泰王站起來說“大哥,出使大明的事,就交給我吧。”
南棉王說“不行,六弟你沒有出使的經驗,而且你又沉不住氣容易發怒,此事不宜交給你去辦。”
平王說“大哥,交給我去辦吧。”
南棉王說“三弟你沉著穩重,本來是很適合辦這差事的,但是……”他看了一眼旁邊桌上一個大著肚子的女子,“平王妃她快要臨盆,大哥不放心讓你出遠門。”當年,月華郡主一去沒回頭,讓他的心裡始終有個抹不去的陰影。
一直在旁聽著的北絕色插話說“父王,不如讓兒臣出使大明吧。”
“你?”不單南棉王,其他的五位王叔也一起把目光掃了過來。
雖然大家掃過來的目光讓北絕色感覺到有些不自在,但他還是繼續說“對。兒臣一直在大明生活,對大明的環境很熟悉;而且兒臣又曾在大明的王宮當過差,對宮中的人事也有一定的了解。讓我出使大明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聽他這樣說,南棉王和幾位王爺對視了幾眼,順王首先笑眯眯地說“聽侄兒這樣說,讓他去大明的確是最合適不過。”
“但是……”南棉王還有所遲疑。
“父王,讓我去吧!”北絕色望著他,臉上露出堅定的表情,“兒臣一定會儘力把事情辦好的!”
南棉王有所顧慮,說“這事,容父王細想再說。”
北絕色自動請纓出使大明送貢品的第二天,南棉王特意在朝會上提出了這事與五位王叔、文武百官商議。作為與此事有著接著重要關係的北絕色,也奉了南棉王的旨意站到了朝會的大堂上。
南棉王把事情提出來後,除了五位王爺,其他的一眾官員不約而同地往北絕色看了幾眼,然後各自回過頭看向幾位王爺,等他們先發表意見。
過了片刻,待幾位王爺一一上前向南棉王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後,現場的氣氛馬上變了,大家象是為某些事情爭論了起來,不少官員不但變得激動連說話的聲音也提高了不少。
大家一激動,不單說話的音量提高許多,語速也提高了不少。北絕色這下更是完全聽不懂大家在說什麼了,還好,他今天帶了翻譯陳語一起過來,站在他身後的陳語在大家爭論的時候,小聲地為他捉住重點簡要地解釋。
原來,大家是為要不要派南棉國的太子出使大明而爭論起來。
順王與和王主張由太子出使大明,他們認為太子是南棉國未來的國君,由太子這位在南棉國中地位僅次於國王的人物送貢品到大明,才能向大明皇帝表達南棉國的最高誠意,這樣或者大明皇帝就不會計較今年貢品數量不夠和遲遲不上貢的問題。
平王和泰王則反對太子出使大明。理由是此去大明的路途遙遠,路上還會經過一些荒山野嶺,那些地方藏著好些殺人越貨的凶狠山賊或土匪。而太子不單是未來的國君,更是國王唯一的兒子,如此重要的王儲不能有任何閃失。而且,除了太子,南棉國中還有其他人能勝任出世大明這一重任。
而病君一樣的昌王則是保持中庸之道,既不讚成也沒有說反對。
因為各有兩位王爺讚成和不讚成太子出使大明,於是朝中的官員,除了文大臣阮經倫和武大將孟天明,其他人分成了兩派站到讚成和反對的陣壘中去。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互相爭持不下,大家都試圖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說法對方,但爭了好一會都沒有個結果來。
坐在王座上的南棉王倒是沒有說話,隻是在聽著底下一群人的爭論。
擾攘了好一會,一開始還能保持儀態禮貌地用語言來辯論的官員們,漸漸地爭得臉紅耳赤。他們開始不顧儀態地吹須瞪眼、捋起衣袖的互指對手後叫罵起來,罵著罵著,幾個性急的還忍不住上前推了一把跟自己爭論的人。
一旦有人開始動手,場麵便變得混亂起來。在混亂有進一步發展趨勢的時候,一直在旁冷眼旁觀的武大將孟天明果斷地出手,高頭大馬的他一個跨步閃身進到開始混亂的人群中,雙手並用把扭在一起的人乾脆利落地一一分開。
混亂的場麵馬上得到了控製。身形瘦削的文大臣阮經倫站出來高聲說“在王上和太子殿下的麵前怎可如此失禮?”?文質彬彬的他聲音比他的外形要有氣勢很多,聲量不大,但讓人聽到耳裡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感覺。
文大臣和武大將一起聯手,其他的官員們不敢再造次。雖然情緒還依然激動,但他們還是低下頭來站回原本的位置,紛紛跪下來齊呼“臣等失禮,請王上恕罪。”
南棉王沒有理會他們,反而轉望文大臣和武大將,問“對於太子自動請纓出使大明一事,不知兩位卿家可有任何的高見?”
孟天明的臉色變了一變。很明顯,這種思考型的問題,不是他這種武力高強的人擅長應對的。他假裝沒有看到南棉王向自己掃來的目光,轉頭望向自己的老丈人阮經倫。
阮經倫波瀾不驚地抬眼對上南棉詢問的目光,彎腰行了個禮後從容地笑了一笑,說“王上,大家為這問題爭持不下、誰都說服不了誰的。再爭論下去也不一定有結果,不如,我們聽聽太子殿下的意見。或者,聽過太子殿下的意見後大家就可以作出最後的決定來。”
阮經倫這個老狐狸以四兩撥千斤的技巧,輕易地避過這個讓大家很有爭議的問題,把球順理成章地推到北絕色的身上。
他的話一出,低著頭跪在地上的一班官員不約而同地抬眼望北絕色這邊偷眼望來。
想不到自己一下子被阮經倫推到刀尖浪口上的北絕色怔了一怔。如果剛才阮天經說的是南棉話,他還能說聽不懂來推搪一下,但剛才阮經倫一開口說的就是字正腔圓的大明話,他想裝糊塗都不行了。南棉王,孟天明,阮經倫,五位王爺,還有所有官員的目光都已經往自己的身上聚過來,再不發表自己的意見的話,肯定會被大家鄙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