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年十一月八日立冬,宜出行、搬家、打掃、會友、結婚,閻解曠和姬蓮準備搬回去了,雨兒胡同徹底的修好了,隻不過有了一些變動,翠花胡同的大門封死了,但設置了一個車庫門,單獨修了一間車庫。
孩子們還沒回去過,姬蓮也問閻解曠,再過兩個月就過年了,搬回去是不是太匆忙了,閻解曠說道:“我想念中院的臘梅了,去年就開的很好看。”
姬蓮知道這都是借口,是閻解曠對九十五號院已經沒什麼興趣了,呆在這裡,一點都不自在,閻解曠隻是跟自己的母親說了一聲,楊瑞平有點沉悶的說了一句。“回去也好,眼不見心不煩。”
早上的時候,該出門的都出門了,沒什麼事的也待在家裡不出來受凍,閻解曠和姬蓮帶著孩子們把北屋門鎖好,就出門了,上了麵包車,一路開回翠花胡同,閻解曠下了車,打開車庫門,把車子停好,就張羅家人下車了。
幾個孩子一出車庫,就看到一個古樸的花園,秋千假山,亭子流水,跟頤和園的那個東花園有異曲同工之妙。
孩子們很高興,自己終於能有一個自由自在的玩的地方了。
穿過花園,是一棟二層小樓,因為走的是後門,看到的是一溜的窗戶,等轉到正麵,紅漆綠瓦,雕梁畫棟,閻解曠指著左邊的屋子,說道:“這是我們的屋子,右麵的是給我媽和老爺子留的,樓上一共是五間,都自帶衛生間書房,是孩子們的房間。”
孩子們一聽,馬上就往樓上跑去,等他們再下來的時候,就跟閻解曠夫妻倆說他們已經分好房間了。
閻解曠說道:“既然分好了就趕緊搬,這棟樓有暖氣,我去生火。”
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向中院,也是雨兒胡同的後院跑去,一個一個不停的收拾,一趟一趟的搬著,在後院的西南角有個單獨的房間,裡麵有個小鍋爐,是閻解曠特意要求的,等閻解曠生完火,把煤上足的時候,小樓的各個房間也暖和起來。
閻解曠看著中院的房子,打算重新規劃一下,西廂房全部改成書房,東廂房改成藏寶閣,正屋就做客廳,廚房和他的私人書房。
閻解曠撇了一眼東北角牆上的臘梅,含苞待放,要是下場小雪就更美了。
閻解曠也和孩子們收拾著,今天哪兒也不打算去,就在家,一大家子高高興興吃頓團圓飯。
閻解曠在中院廚房弄著食材,他打算弄個火鍋,配幾個小菜,暖暖和和,等一切弄完,孩子們和姬蓮也收拾完到中院來了,閻解曠張羅著大家一起上菜,沒一會中堂就一大桌子豐盛的菜肴。
閻解曠調了醬汁,香菜、蔥花、蒜末和辣椒油等配料。又給幾個孩子拿了幾瓶汽水,自己弄了一瓶茅台,姬蓮看著茅台兩眼放光,躍躍欲試。
閻解曠看水開了,喊了一句,“開吃。”
大胖就盯著羊肉,小胖就盯著水爆肚,這倆兒子各有所好,石磊是啥都往鍋裡下,就怕弟弟妹妹們不夠吃,最乖巧的是石麗,不管誰往她碗裡夾菜,她都吃的乾乾淨淨。
夫妻倆一人一杯酒,相互碰杯,吃著花生米,皮蛋之類的東西,姬蓮說道:“三哥你看,其實這就叫幸福。”
閻解曠很是讚同的點點頭,接著又跟姬蓮碰了一下。
之後的日子,姬蓮上班了,兩個店來回的跑,孩子們的起居和上學放學就歸了閻解曠,閻解曠很願意做這種事情,聽著四個孩子,“爸爸,爸爸!”的叫著,心裡不知道有多美。
自己家也很久沒人登門了,閻解曠平時就是喝茶,看書,偶爾看到地方誌的記載,哪個地方曾經是要塞或者大戶聚集地,他就開著車去轉轉,挨家挨戶的看看老物件。
十二月底的時候,姬蓮這一天回家,問閻解曠,什麼時候給員工們放假,這都辛苦一年了,閻解曠翻了翻日曆,說道:“這樣,咱們一月十六號封賬,當天發獎金,然後多發一個月工資,給員工直接放一個月的假,一直過了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上班。”
姬蓮想想,很滿意閻解曠的決定,但也建議說道:“十六日那天,兩家店關門,所有人都去朝鳳齋,大家一起吃頓飯。”
閻解曠點點頭,說道:“應該的,今年真是辛苦大家了,我這一天都沒照顧到。”
轉眼就到了一月十六號,閻解曠和姬蓮都穿著酒館給經理置辦的衣服,帶著孩子們早早的就去了朝鳳齋,王慶指揮著服務員正在擺桌子和主席台,閻解曠看看,跟王慶打個招呼,就獨自去了後廚,自己的三個徒弟,帶著五個廚工,忙的團團轉,今天一共就兩桌,但架不住菜多啊。
楊利偉跑過來,問道:“師傅,今天你掌勺嗎?”
閻解曠笑笑說道:“必須的,今天你們都是功臣,我得犒勞犒勞你們。”
閻解曠換了一身廚師的衣服,也忙碌起來,時不時指點著徒弟和廚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