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這次到了內閣,高務實卻沒什麼事,隻將不久後送來的旨意加蓋了內閣的關防,完成了“鳳閣鸞台”的認可手續便已無事可做。此時王家屏倒還在閣,高務實去找他時,此公正在奮筆疾書,估計是在寫辭疏。
高務實不好點破,隻好裝作不知情一般,將今日主筆和內閣關防印信轉交給他,然後便翩然出宮,來到戶部。
因為趙誌皋那件事,右侍郎之一的楊俊民今日借口視察倉儲而不在,左侍郎程文、右侍郎胡執禮和趙於敏則都在衙門。高務實一來便派人請他們過來商議西征的物資準備。
閒話不提,大明的幾位財神爺很快在小議事堂分彆坐好,程文作為“大戶部”左侍郎,事實上相當於後世的“常務xx”,因此首先由他向高務實彙報工作。
不過意外的是,程文首先彙報的事項並非大明這邊已經做了哪些物資準備,而是掏出厚厚一封由錦衣衛轉交給戶部的情報。
這份情報理論上來說不算軍事情報,而恰好是與經濟相關的,但也並非大明國內的情報,而是錦衣衛針對葉爾羌地區——或者說目前的察哈爾占領區的民間經濟調查。
這裡必須說明一點,錦衣衛雖然既對內調查,也對外調查,但由於現在東廠早就是一個常設機構了,而東廠一般隻內對,因此錦衣衛的對外調查某種程度上而言反而比對內還要更厲害一點。
原曆史上,錦衣衛無論對蒙古各部,還是對朝鮮都有相對嚴密的情報網,甚至於在抗倭援朝之戰中還顯示出了他們對日本也有一定的滲透。
當然,該說不說的,錦衣衛對女真的調查頗有問題,倒不是沒有情報網,而是其網絡被反滲透得厲害,很多一線經辦者都被收買腐化掉了。不過這都是順口一提,因為高務實的蝴蝶翅膀關係,這些事與如今的錦衣衛是沒什麼關係了。
錦衣衛對外的調查,這麼多年下來始終以對蒙古為最,察哈爾部西逃之後,錦衣衛也調整了調查方向,把力量向葉爾羌地區滲透。數年下來,這些新建立的情報網已經能送回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了。
不過很可惜,由於地緣政治變動的情況著實太大,錦衣衛雖然新建立了葉爾羌地區的情報網絡,但目前無法打入察哈爾高層,隻能在中層與民間搞到一些消息。
然而,古代社會畢竟有其局限性,情報分析工作也遠不能和後世相提並論,因此錦衣衛送來的這些中低層範圍打探到的消息往往會被忽視——就好比今天送來的這些。
其實它們躺在錦衣衛衙門已經很久了,根本沒人正眼去看,直到這次肅州、威虜兩衛幾近全軍覆沒,肅州城陷,而布日哈圖親率大軍號稱十萬威逼甘州,甘州五衛不敢迎戰,隻能據城死守之時,錦衣衛高層才想起這一茬,趕緊找出來,分彆抄錄了一份送給司禮監、戶部和兵部。
不過,錦衣衛高層總算也不是完全吃乾飯,至少這次他們送來的情報倒也是認真分析整理過的,甚至基本搞清了甘肅巡撫徐三畏奏疏中所言布日哈圖前軍“擁火器,幾不遜我”的原因。
錦衣衛綜合分析了四十多條從葉爾羌地區送回來的長短不一的情報,綜合得出了一個頗為全麵、事實上也頗為準確的情報。
他們得知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穆德三世為了緩解沙俄的威脅,派出了不少使者出使中亞各國,希望這些國家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正在東擴的沙俄予以打擊,儘可能的給沙俄放血。
然而這次外交行動出現了一點點意外,那就是蘇丹聯係的其他幾個汗國並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處於最東麵的原葉爾羌汗國、現在已經鵲巢鳩占的察哈爾部,居然熱切的回應了穆罕穆德三世蘇丹。
布日哈圖代表布延徹辰汗向蘇丹的使者表示,他們願意北上遏止沙俄的東進,也願意向東聯係大明,爭取“幫蘇丹開展貿易”。但是他們實力不足,尤其是缺乏趁手的火器,恐怕無法擊敗沙俄向東擴展的先頭勢力。
這話自然是胡說八道,因為沙俄在擊敗西伯利亞汗國之後的東擴,很長時間裡都幾乎不能算是國家行為,隻是沙皇以個人名義支助了一些冒險團,由這些往往隻有百十號人、數百人的冒險團自發東進。
沙俄此時的火器化程度並不算很高,甚至可能還不如奧斯曼。相比之下,大明因為高務實的軍改,整體上來說火器化程度反而高於此時的沙俄。
當然,大明與沙俄現在離得依舊挺遠,就算沙俄瘋狂東進,他們能碰到的也頂多隻是在伐元之戰勝利後勢力大張的土默特部,而沙俄的火器化程度比土默特倒還是高多了。
至少沙俄的“射擊軍”到現在已經成立了差不多五十年左右,可見其有成建製的火槍兵部隊。當然,沙俄東擴的主力並非射擊軍,而是哥薩克騎兵,這個以後另說。
雖然沙俄有射擊軍,但是察哈爾部這幾年得到了葉爾羌和哈密地區,實力恢複很快,至少打打沙俄的冒險隊那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然而蘇丹的使者並不清楚這些,他在派人私下調查了一番之後認為,這個自稱是元朝正統的大部落可能總共隻有四十多萬人口,要想擊敗沙俄的先遣隊的確頗有困難——嗯,這位使者其實也沒搞明白沙俄東擴並非國家行動。
因此,使者認為,為察哈爾提供一些火器是可行而且應該的,隻不過不能無償援助,必須公平買賣,雙方應該通過交易完成,而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單方麵贈予行為。
布日哈圖爽快的接受了蘇丹使者的這一提議,並且立刻與蘇丹使者認認真真地討論起交易的具體事項來。到這裡,錦衣衛明顯進行了情報彙總,因為他們詳細說明了葉爾羌目前的基本經濟發展情況。
葉爾羌地區的經濟曆來以遊牧為主,能夠提供給奧斯曼的貨物不算多,而且奧斯曼也並不很缺那些。不過,可能是見識過高務實改革與“土默特改革”的布日哈圖有了靈感,在他的推動下,察哈爾這幾年裡嘗試走起了新的道路。
由布日哈圖親自安排,居然開始分配人手在伊犁河穀屯田了!
當然,察哈爾部的蒙古人對此實在沒有什麼興趣,被布日哈圖分配去種田的大多是被他們征服的當地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從原先左翼蒙古一路裹挾而來的漢人。
這些漢人是很早以前就被搶擄到察哈爾部的,原先地位非常低,但現在卻珍貴得很,因為他們幾乎都成了技術人員——專教種田。
除了種田,他們還種起了棉花,順帶著還搞出了大明的織布機,用棉花來織布。這下子算是找對了路,當地的條件極其適合種棉花,結果一年比一年高產,生產出來的棉布行銷中亞各汗國,十分受歡迎,成了察哈爾部的拳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