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這種開支的預算上下浮動的範圍非常大。如果想要皇帝滿意,幾百萬兩砸下去也沒個水花;如果舍不得投入,到時候禦駕過於寒磣,那勢必引起皇帝不滿。即便皇帝因為主意是他自己想的,不好在明麵上怪罪高務實,但心裡難免不痛快,覺得沒有排場,丟了麵子。
對於這種不可能兩全其美的事,高務實也沒什麼好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又安排了一百五十萬兩。一部分是禦駕及隨行人員、軍隊的開支,一部分是給沿途驛站的津貼——驛站以前可不必招待如此龐大的隊伍,其中甚至還有禦駕,因此館舍需要擴建或者修繕,食材、用具等也需要安排置備。
要知道,他們這次接待之後,將來也不太可能再迎接如此規模的隊伍,因此這些錢不可能強行要他們自己出——記得高務實的《紓驛路疏》吧?現在的驛站可是“承包製”,朝廷也不好強製命令這些承包者勒緊褲腰帶來迎接禦駕啊。
其四,朝戰結束,有功將士都需要封賞,這也是極其費錢的。朝戰前前後後差不多打了八年,連遼東李家都損失慘重,全國各地征調的大軍就更彆提了,何處損失不需要花錢?
立功的,戰死的,受傷的,這些人該撫恤的要撫恤,該救治的要救治,該獎賞的要獎賞。將領的獎賞還好說,大明朝廷在這方麵小氣慣了——就像戚繼光當年一樣,動不動一次“大捷”下來也不過獲賞“白銀二十兩”。關鍵還是戰士們的獎勵,那才是大頭。
日軍在朝鮮損失可不小,而且比原曆史中還大很多,光是丟在戰場上的首級都超過八萬顆——這在大明將士眼裡可全是賞銀。
[注原曆史上八年戰爭下來,一般認為明軍損失約三萬,朝鮮損失約三十萬,日軍損失約十四萬。本書中因為高務實的參與而有所不同明軍損失總量不變,也約三萬;朝鮮損失約三十五萬,包括造反被平定的損失在內;日本損失約二十萬,其中僅陣亡就高達一半。]
明軍這邊算軍功的首級一貫有“定價”,日軍首級沒有蒙古人貴,但也不便宜,一顆首級十兩銀子。這意味著,光是對取得的首級就要上次八十萬兩以上。
這可不是全部。高務實主持京營改製搞出禁衛軍之後,明軍隨後就搞出了“集體功”一說,因此隻要在戰役中取勝,除了因過被罰者之外都會被記功,包括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直到五等功,一共六個檔次。
集體功一般很難大規模拿到特等、一等,通常都是五等、六等。六等是沒有銀子記功的,戰後加餐幾天就算打發,五等則每人能拿半兩銀子——彆看隻是半兩,你架不住人多。比如一次戰役動用了五萬大軍,一個集體五等功下去就有兩萬五千兩銀子。
朝鮮打了八年,大小戰役數十次之多,沒有漂亮取勝的不算功那也就罷了,算集體功的也有二十多次,規模不等。最後高務實一算差點吐血,光集體五等功就要花七十五萬兩。
總之,最後算下來光是各種檔次的賞賜就要花兩百三十多萬兩。高元輔之前說自己“寢食難安”看來的確不假,要是換了彆人,這都不是寢食難安的問題了,搞不好得乾脆掛冠歸隱——爺不伺候了!
其五,這就到了劉綎西征的花費,真正要命的大撒幣之戰。
——
感謝書友“書友20230528910_”的月票支持。
p,1這章是昨天的,多更1,不欠債了。今天的一章應該在下半夜可以更新,萬一睡著了的話就明天上午。
p,2這兩天高強度研究了一下緬北各支民地武,包括形成曆史、目前態勢、本次亂局等等。不過時局問題不方便討論,我就不多說了。之所以感興趣,大家也猜得到,畢竟本書中也涉及緬甸戰事嘛……順便說一句,目前緬北這塊地區,在本書和曆史同期時代還真是屬於中國的。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