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官紳能偷稅漏稅?因為“皇權不下縣”,收稅都由地方鄉紳辦理。既然讓士紳和地方實力派替朝廷“免費收稅”,那被士紳和地方實力派上下其手撈好處也就不可避免了。
韃清時期給皇帝買雞蛋的太監,在有工資的情況下都能把雞蛋從三文錢加價到三十兩,不拿工資替明朝“免費”收稅的士紳和地方實力派乾點逃稅漏稅的事豈不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玩過網遊的都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官紳一直在偷稅漏稅,那為何明朝以前能收到稅?為何以前士紳和地方實力派的逃稅漏稅沒有後來那麼嚴重?因為明朝後期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大明朝的“中產階級”大量破產。
明朝和漢唐等大一統封建皇朝一樣,在開國前期存在大量以自耕農為主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承擔了明朝的主要稅收。但到了明末,隨著以自耕農為主的“中產階級”大量破產,負責實際收稅的官紳已經找不到足夠的“中產階級”替朝廷承擔稅收了。不僅農民大量破產無錢交農業稅,而且沒有官紳背景的普通工商業者與城市平民也大量破產。
農民是因為土地兼並而破產,工商業者與城市平民則是被明朝坑人的“買辦”製度搞破產的。在明代,“買辦”專指給宮廷和官府供應用品的商人,屬於強迫性的“商役”,是徭役的一種。
相較於實物貢賦而言,“買辦”本是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進步方式,但由於明朝官方在“采購”物資時可能少付錢甚至不付錢,這就給明末的商人階層和城市平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隆慶間,大學士高拱就說過,他親眼目睹,“招商買辦”使裡巷中“有素稱數萬之家而至於賣子女者,有房屋盈街拆毀一空者,有潛身於此旋複逃躲於彼者,有散之四方轉徙溝壑者,有喪家無歸號哭於道者,有剃發為僧者,有計無所出自縊投井而死者,而富室不複有矣”。
萬曆年間,朝廷對商人實行了完全強製性的“僉商買辦”,然後出現了“脫逃相繼,甚至剃發斷頸,市子割女”;“有自縊投河者”;“富者各投勢要百方避匿,止餘下人家力不能營求者抵數代死”。
到了崇禎年間,這些情況不僅沒有改善,甚至變本加厲。由於戰爭,朝廷在向農民加派的同時,繼續實行“僉商買辦”糧草,更使無數大小商人“椎肌剝髓,搶地呼天,賠累慘重,苦極一時”。其結果是商業凋敝,整個經濟因此而一蹶不振,社會矛盾進一步加劇。
原曆史上的明末,除了“均田免糧”,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最得人心的口號就是針對商人和城市平民的“平買平賣”和“公平交易”。朝廷中比較清醒的官員如孫傳庭,也認識到“剿寇必先安民”,整頓吏治時要求“日用買辦,不許虧累行戶”。
士紳名下的工商業不納稅或少納稅,沒有士紳保護的工商業又在明朝官方竭澤而漁般的掠奪下普遍破產,這時候的崇禎要是能收到大量商稅,那才是奇哉怪也!
或者說,明朝其實一直存在“買辦”這種跟“抄家”差不多性質的惡劣“商稅”,最後終於在崇禎朝把幾乎所有沒有官紳保護、能收到稅的工商業全給榨乾了。
這方麵最典型的案例,是1643年崇禎嘗試通過印發新鈔挽救明朝的財政,但當時明朝連印製新鈔票所需的“鈔紙”都征集不到——印行5000萬錠新鈔估計需要200萬斤桑穰,可當時江南江北水旱災害連連,根本提供不了這麼多的原料。聽說要交這麼多原料,江南的紙戶、傘鋪的民眾紛紛出逃,兩浙地區“十室九驚”。最後崇禎的“印鈔財政”尚未得到貫徹,明朝就滅亡了。
一直到韃清初年,隨著人口的大量死亡,人地矛盾得到緩解,新的自耕農階層崛起。同時,隨著坑人的“買辦”製度與明朝一起滅亡,工商業與城市“中產”階層也跟著恢複了。於是,新的納稅韭菜又長出來了。
不過,這個問題高務實現在不必再憂心,因為在他此前的商稅改革中已經把這種買辦製度一同廢止。道理很簡單所有經商者都按照新法交了商稅,那朝廷當然不能重複征稅,因此原本作為地方貢賦存在的買辦就要廢除。
所以,現在無論朝廷還是宮中,要買什麼東西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腳踝斬式的壓價,或者乾脆不給錢,而是都必須按照市價購買。其中朝廷的采買需要經過戶部審計署的審查,宮裡……
呃,宮裡的事高務實名義上管不著,但審計署會對商戶進行抽查,也允許商戶舉報。如果宮裡的采買人員從中漁利,高務實可不會慣著他們,皇帝也不會因為這點蠅頭小利不給高務實麵子。至於後續還要把宮裡的公平采買製度化,這件事還需要等一個合適的契機,目前還是先把“審計署監督宮中采買”形成慣例更加要緊。
那麼,既然這件大事對已經被高務實改變過的大明影響不大了,那還有什麼事影響大呢?這就要說到軍事勳貴和武將集團了。
——
感謝書友“iin00”、“dni”的月票支持,謝謝!
p今年真是多災多難啊,年初感染新冠,前不久支原體感染,剛好沒幾天,這次又甲流……甲流還很奇怪,家裡三個人的症狀各不相同,孩子是流鼻涕但是精神狀態良好,老婆彆的沒什麼但是全身乏力沒精神還怕冷,我則是咳嗽帶濃痰外加時冷時熱。好家夥,這什麼百變星君一樣的病毒啊?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