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曹文臻的長姐是高拱的妾並不代表他本人年紀就很大,實際上曹文臻比高務實還大不了十歲。再加上這些年他執掌的京華紡織滾雪球似地瘋狂擴張,事業異常豐收之下,曹文臻保養極好、心態更佳,看起來不過是個麵容清臒的中年文士。
站在高務實麵前的曹文臻身穿青色道袍,手持一柄日本進口的檀木描金折扇,留著八字須和當胸長髯,著實是這個時代的帥大叔標配,半分“油膩”都不會有。
見到高務實,曹文臻立刻上前拱手躬身“聞東家有召,文臻不敢怠慢,立刻前來拜見,隻是路上連避了四位重臣儀仗,因此來得晚了些……這廂有禮了。”
高務實微笑著一擺手,道“至道公不必多禮,請坐。”至道,是曹文臻的字,與“文臻”意涵類似。他畢竟是商人出身,並不敢輕易為自己取號,以免反而遭人嘲諷。
“多謝東家。”曹文臻再次躬身,這次是致謝。然後他在高務實手指的客座太師椅上落了半個屁股,身體依舊微微前傾,維持一個認真聽訓的模樣,等待高務實發話。
這是他養成的習慣。彆看高務實對他似乎還挺尊重,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大姐當年也不過是高文正公的妾室。妾室可不是“丈夫之敵體”,幾乎隻相當於“丈夫之財產”,所以他曹文臻可不敢真自比為高文正公的小舅子。
既然如此,自己在高務實麵前又算什麼呢?人家是官宦世家出身的六首狀元,是當今朝廷首輔重臣,甚至都已經是與國同休的南寧侯爺了。作為在他手下混口飯吃的人,曹文臻對自己的身份拿捏得很有分寸——高務實會因為他自己的名聲考慮而善待自己,但前提是自己要頭腦清醒,切記不要逾越尊卑。
果然,看到曹文臻如此懂事,高務實並沒有一開口就直奔主題,而是先笑著道“聽說至道公前不久得了開封府榮爵?真是可喜可賀,看來今後我也要稱至道公‘開封賢士’了呀!”
曹文臻雖然也麵帶笑容,但卻連忙拱手“討饒”道“東家切莫折煞文臻了。這開封賢士即便按規矩說,也隻是五品以下見官不跪,在東家這與國同休的侯爺麵前卻算得了什麼?”
榮爵,這是高務實不到一年前才提議推出的一項新製,是對地方良紳的一種褒賞,主要是榮譽性的,當然也有一定的實惠。根據高務實的提議,這項製度大致如下
第一等,賜以榮譽爵位,稱之為爵士,許越級服色、越級門楣、越級車駕,並準自建牌坊一處,三品以下見官不拜,而如有訴訟等務,則衙門必須立刻受理。該榮爵並非朝廷正爵,不設品級,亦不可世襲、轉贈、買賣等,身死即除;
第二等,賜以某府賢士之名,如“開封賢士”曹文臻,準其五品及以下見官不拜,而如有訴訟等務,則衙門必須立刻受理。此榮爵十年有效,不可轉贈、買賣等,身死即除;
第三等,賜以某縣良紳之名,如錢塘良紳某某,準其七品及以下見官不拜,而如有訴訟等務,則衙門必須立刻受理。此榮爵五年有效,不可轉贈、買賣等,身死即除。
換言之,曹文臻這個“開封賢士”的稱號還是個限時稱號,取得稱號後十年之內若無“特殊貢獻”,這榮爵是會“過期無效”的。
當然,高務實當初搞這套把戲就不怕大家會讓它“過期”。雖然第一次拿這個稱號確實要做出不少“特殊貢獻”,然後獲取方式也比較麻煩——由當地官府推薦、巡按禦史查驗之後提交內閣,內閣再票擬呈送皇帝,通過皇帝批準者才會被賜“榮爵”。
但是,隻要你拿到第一次了,然後在稱號有效期內沒有嚴重違法行為,那麼“延長限時稱號”就簡單很多。這其中有很多種辦法,但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捐錢。
是的,高務實給出了很長一串可以延長榮爵的辦法,包括但不限於為當地修路搭橋、興修水利、出資出力協助剿滅匪患、興建和翻修學校和考試場館等等,但其實這些你實在嫌麻煩也沒關係,直接捐錢就能搞定。
捐錢當然也是有標準的,而且說起來其實並不高在本級榮爵獲取地,捐資超過本地去年“中央稅”的“百五”——也就是百分之五——直接獲得榮爵延長,期限與前次一致。
比方說,曹文臻是“開封賢士”,那他就不能按照“密縣良紳”的檔次捐資,而是必須按照“開封府去年上繳的中央稅百分之五”這個標準來。
這裡有個新概念,即“中央稅”。“中央稅”自然是對比“地方稅”的,這個“分稅製改革”毫無疑問也是高務實乾的,連名字都是他直接照搬了穿越前的紅朝,畢竟他作為鄉鎮乾部,對這個模式很熟悉。
當然,抄歸抄,兩個時代畢竟相差了幾百年,生產力、組織能力、基礎建設等差距都不可以道裡計,因此現在大明的“分稅製改革”並不完全雷同後世,不過這個過於複雜,此處就不詳述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中央稅”和“地方稅”被分成了兩個不同的稅種,對於理順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係,調動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加強稅收征管,保證財政收入和增強宏觀調控能力,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咳,總之就是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