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隋朝末年亂世廢墟之上的唐朝,唐太宗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一改往日民生凋敝的社會亂象,轉而開創了一個河清海晏的貞觀之治盛世。
而這個盛世的開創不僅僅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人的功勞,這個盛世的來臨離不開貞觀一朝的那些治世能臣。
可以說唐朝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軍事等方麵所取得的輝煌的成就,離不開那些在朝堂之上不斷為唐太宗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官吏。
而在這些著名的貞觀臣子中,有一個人與其他人均不同。
他既不會對唐太宗阿諛奉承,更不會在朝堂拉幫結派,死後唐太宗還親自為他撰寫了碑文。
他就是魏征,唐太宗貞觀盛世的重要開創者之一。
“公元580年,魏征出生於巨鹿郡曲陽縣,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當時河北州縣局麵混亂亂黨叢生,魏征及時提醒李世民。”
“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未形成,不宜興師動眾。”
太宗雄才大略,心胸寬廣開闊,具有容人之量,重要的是賞識重用人才。
唐太宗還將魏征臨終前未寫完的奏疏公之於世,並讓朝臣一旦發現了魏征所指出的這類過失便及時改正,以期望人鏡精神發揚光大。
在魏征指出過錯後,他才發現魏征議論國家大政方針,確實都切中要害。
太宗與魏征之間的故事傳為美談,成為君臣肝膽相照的象征。
“李世民下詔贈其葬禮鼓樂四十人等厚葬魏征,陪葬昭陵。”
“李勣收到文書後便決意歸唐,並開倉運糧,接濟淮安王李神通。”
當時前青州長史魏愷出使梁朝還朝,拜為光州長史,不肯赴任,宰相把這件事上奏了文宣帝。
“瀛州刺史原本同意了,不久又後悔,以舊病複發推辭。”
唐太宗不希望群臣隻會順從他的旨意,而應該像魏征一樣坦誠及時的指出他的過錯。
“皇後退下,穿上朝服站在庭院內,李世民驚奇地問這是何故。”
“李世民疑惑上奏馮盎謀反者絡繹不絕,為何說反叛的情況還沒有形成。”
可群臣還是不停地請求,唐太宗打算聽從大家的意見,惟獨魏征認為不可。
“魏征根據曆史經驗分析,諫言稱各國使臣眾多會導致耗費大量的國力資財。”
“李世民聽從其言並告知了長孫皇後,皇後嘉賞其忠直諫言,賜魏征賞錢四十萬,並賜予大宅。”
“第一次去時,李世民和魏征洽談許久,十分投機,又下詔贈其被子兩張。”
“魏征見秦王李世民功勳見長,勸說李建成應儘早鞏固太子之位,並積極為他出謀劃策。”
“東到大海,南過五嶺,夜不閉戶,行不攜糧,路上就能得到供應。”
他自然是同意的,可魏征卻堅決反對,不肯簽署律令。
魏征曾經向唐太宗推薦二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
“因是皇後所生,李世民為其籌備嫁妝,禮數加倍於永嘉長公主,嚴重逾越製度。”
“魏征隨後獻上十條密策以壯大瓦崗,李密雖稱奇卻沒有采用。”
“竇建德仰慕魏征的才能,又拜其為起居舍人。”
“不如加固深溝高壘與之相持,待敵人糧儘,便可不戰而退,才是取勝之道。”
指出太宗遊獵縱欲、親小人疏君子、崇尚奢華、勞役百姓等不予克製的後果,再次提醒太宗居安思危。
“魏征反對,稱長幼應有所尊崇,情有淺深,但禮法不應相逾越。”
在貞觀六年的時候,文武百官不斷請求唐太宗舉行泰山封禪大禮。
“第二次親臨魏宅,李世民帶領太子李承乾和衡山公主。”
因為瀛州刺史盧祖尚不願意上任,父皇一氣之下就處死了盧祖尚。
他要是也能有魏征這樣敢於直諫的良臣,安史之亂怎麼也不會發生。
“李世民得知這一情況後,才命人為之趕造了正廳,便為此唏噓不已。”
“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謀反,李世民命人征發江嶺數十州兵馬大舉討伐。”
“一次李世民曾罷朝回到宮中,怒氣衝衝地道找機會要殺了這個鄉巴佬。”
齊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與他人爭論時,遇到理屈詞窮時能夠聽從對方的意見。
“貞觀十一年,有重臣病逝。”
“魏征所諫二百餘事都說到李世民心坎上了,李世民也都理解他是誠心誠意為了國家好。”
唐太宗認為魏征說的有道理,再加上當時正趕上黃河南北地區數州縣發大水,於是便停止封禪一事。
魏征之後,再無諫臣,成為空前絕後的名臣。
還記得貞觀元年的時候,他要派人征兵。
“魏征諫言稱秦王府的舊僚屬,現居朝廷內外官的很多,擔心每個人都仗恃偏袒,而讓那些真正行為端正的人恐懼。”
太宗非常吃驚,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稱沒有魏征是聽不到這樣的諫言的。
“李世民欣然采納魏征的意見,對濮州刺史稱自己從前為秦王,隻是王府的主人。”
提出了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實,並上疏《十漸不克終疏》。
“當時李密原來的部下徐世勣仍占據著大片領土,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舉棋不定不知何從。”
引經據典,督促太宗輕徭薄賦,興文抑武,節儉勤政。
魏征生前得到了唐太宗的敬重,但死後卻卷入了風波。
而太宗駕東去泰山,大量的騎兵車輦,耗費難以承擔。
可唐太宗卻能聽從魏征的諫言,硬生生壓下這天大的誘惑,這一點遠不是他能做得到的。
他由秦王升為天子,秦王府的財物理應也是官家之物。
“李世民問魏征為何要離間兄弟,魏征答先太子若是聽他的,必無今日之禍。”
這是引戎狄進入大唐腹地,並展示大唐的虛弱。
並敢於堅持原則,直到太宗屈服。
而魏征正是這樣的臣子,他都已經記不清魏征多少次指出他的過錯了。
“他喜好讀書,涉獵廣泛,見天下大亂,最喜歡縱橫之說。”
“魏征在床上讓人給披上朝服,拖家帶子見駕。”
還有他下令關中地區免收二年的租錢,關外地區免除徭役一年。
“魏征妻子裴氏稱魏征平生節儉,豪華的葬禮會違背他的意願,便隻簡單用布車裝上魏征靈柩。”
唐太宗知曉此事後,愈加不滿,懷疑魏征是侯君集一黨,下令推倒墓碑。
“貞觀六年三月,長樂公主即將出嫁。”
“魏征寫出《與徐世勣書》勸導徐世勣應審時度勢,避免錯過成大事的時機。”
父皇處死盧祖尚之後,沒過多久就與魏征議論齊文宣帝的為人。
魏征給父皇講了齊文宣帝的一個故事,這才讓父皇明白錯殺了瀛州刺史盧祖尚。
現在受到造反事件,有人便妒火中燒,乘機攻擊魏征生前結黨營私。
“當時高昌王入朝,西域各國都想趁此派遣使者進獻貢品。”
可有關部門認為拖欠秦王府的財物,不屬於官家財物,仍舊征求索取。
“李世民十分欣喜對各級彆進行嘉獎,魏征以總監之功,賞賜豐厚,進封鄭國公。”
魏征曾多次勸諫太宗,直言不諱,規勸太宗以堯舜為榜樣,以秦、隋朝的暴政為借鑒。
“魏征的父親魏長賢,早年在北齊朝廷擔任官職,後因上書譏諷朝政被貶為縣令。”
“魏征對李密的長史鄭頲獻策稱,李密雖多次勝利但損兵折將過多。”
“應以國家大計為上,主上以國士的禮相待,便應以國士的擔當來報答知遇之恩。”
唐太宗好奇是否認為皇上功勞不足,抑或是德行不厚,大唐不安定,還是四方夷族未歸服、年成未豐收,祥瑞未到,以致不足以泰山封禪。
至於征點兵員,卻懷疑他們使詐,這並不是以誠信為治國之道。
唐太宗後期生活日漸奢靡,魏征趁太宗詔五品以上官員議事之時。
“宰相於貞觀元年去世,但到貞觀四年,李世民便已實現天下大治。”
“如果釋放了二人,人們便會相信朝廷發布的詔令是算數的,必然對民心安定產生重大影響。”
齊文宣帝聽完後認為魏愷講得有道理,就沒有責怪魏愷。
“沒有采用魏征的計策,李密輕率出戰,遭到慘敗。”
“前尚書右仆射溫彥博病逝以後,家中沒有正廳,靈樞就停放在側廳裡。”
“李世民原先曾感歎,大亂之後國家難以治理。”
魏征均肯定了唐太宗的功績,但認為雖太宗有上述六點理由。
“魏征也欣喜於李世民的信任,對李世民知無不言,儘顯其才能無所隱瞞。”
“魏征便隨之歸降李唐,但未得重用。”
李治:多虧了魏征的直言納諫,父皇才能夠幡然醒悟,為大臣平冤昭雪。
況且賞賜供給無數,也不能滿足這些遠方人的**,免除幾年徭役,也不能補償老百姓的勞苦,像這樣崇尚虛名而實際對百姓有害的政策不可采用。
魏征去世之後,唐太宗在朝會時對群臣說,魏征的去世如同他失去了明得失的一麵明鏡。
也正是因為魏征的這些諫言,他才明白自己之前的過錯。
太宗和魏征屬於亦師亦友,兩者相互成就。
“一年後,王世充轉攻洛口,被李密擊敗。”
“李世民聽罷,器重他的耿直,又素來看重他的才能,便接納並禮遇魏征。”
“李世民勃然大怒,倘若天子不能發號施令,如何治理國家。”
泰山封禪可是曆代帝王頭等大事,能夠去泰山封禪對帝王有莫大的榮譽。
如今從伊水、洛水東到大海、泰山,人煙稀少,滿目草木叢生。
“蠻夷首領身穿衣冠,帶刀宿衛。”
這一舉動確實是父皇的過錯,還是魏征巧妙的指出了這一點,讓父皇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武德五年十二月,李建成前往山東,采用魏征的建議。”
“貞觀十七年正月十七日,李世民早朝時得知魏征去世的噩耗,時年六十四歲。”
“魏征在磁州遇到舊太子手下李誌安、齊王護軍李思行押解回京,魏征對副使稱。”
“現身居皇位,乃是天下百姓的君主。”
“魏征建議太子李建成請戰立功,同時可結交山東豪傑,使其地位更加穩固。”
“魏征放心不下大唐,在場的人無不唏噓感慨。”
“公元617年,武陽郡丞元寶藏起義響應瓦崗李密,召魏征為官掌管文書記錄。”
“貞觀四年,濮州刺史因貪汙被解除職務,上表陳情曾是秦王府僚,希望網開一麵。”
“公元621年,李世民帶兵攻打竇建德,以少勝多取得了勝利。”
“李世民認為瀛州刺史文武全才,廉潔奉公,便征召入朝,命令鎮撫交趾郡。”
“魏征卻勸諫大亂後應仁政治天下,以古代君王教化百姓的先例,讓百姓回歸淳樸便天下太平。”
“貞觀二年十月,交州都督李壽因貪汙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