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發出的聲音就各不相同,有的像流水聲,有點像射箭聲,有點像喊叫聲。
在這裡,莊子已經給了世人啟示。
事物不同,所感受的一定不同。
但如果把這種自我感受認為是唯一真理,那就大錯特錯了。
但子綦的學生還陷在概念之中,人籟是用竹子發出的,地籟好比那些樹洞發出之音,那麼天籟是什麼呢?
其實總的來看,莊子不是要揭示概念的來源,而是要告訴世人認知局限的問題。
提出天籟隻是為了說明世人的認知是有局限的,世人眼界所能看到的很有限。
所以,南國子綦並沒有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拋出了一個思考,將學生提到直麵認知問題上來。
風吹那些不同形狀的樹洞,使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
能讓它們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那麼鼓動這些聲音的是誰呢?
莊子拋出的這個思考,就是齊物論的根基。
毫無疑問,這個根基就是形而上學。
雖然莊子通篇都是在用唯物主義、辯證論等方法來闡述,但莊子哲學的根基就是建立在形而上學之上的。
然後,沒有等子綦的學生的回答,莊子筆鋒一轉,一針見血的道明了人的問題。
無論是大智的人,還是小智的人,都愛各持己見。
並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生出各種虛假、編造的手段,而這些都被人稱之為精明。
但這些為了讓自己比彆人更精明的努力,其心靈就像被繩索捆綁了,一天天走向滅亡。
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個個體的人都是和那些樹洞差不多。
每一個人都是因為自己的感受與領悟,便形成了各種千差萬彆的爭議。
從根本上來講,這些爭議一點意義也沒有。
就像那些樹洞發出各種聲音一樣,他們都認為自己發出的聲音是對的,其他的都是錯誤的,但其實他們感受的都是同一陣風。
莊子進一步強調,如果沒有風,它們連發聲的機會都沒有。
但奇怪的是,人的各種情緒,變化莫測,時而歡喜,時而憤怒,時而悲哀,時而快樂。
有時多慮,有時感歎,有時後悔,有時恐懼,有時放縱,有時張狂,有時作態,就像音樂從空虛中發出來。
仔細想一想,世人也是如此,總是莫名其妙地生氣、哀怨、悲傷、憤怒,卻無可遏製。
從這個層麵來理解,世人就無法不進入形而上學理解了。
當世人用形而上學來理解,就知道世人真的很渺小,連自己的情緒都把控不了。
這是齊物論的第一個層次,莊子在此讓世人知道了認知局限,世人所發生的爭議,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不同而已。
“逍遙遊的境界是什麼?逍遙遊是莊子一書的開篇,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內涵所在。”
“讀懂逍遙遊,那麼莊子全篇皆通。”
“可以說,逍遙遊既是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終極追求。”
“有人說莊子是避世之學,但是莊子用逍遙二字詮釋了人生的真理。”
“悟透逍遙,那就是回歸了自我。”
“進可出將入相,退可歸隱山林。”
“逍遙,是莊子所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莊子認為,隻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
“人就不會有煩惱,才能真正快樂,才是真正的逍遙遊,也就是虛己以遊世。”
“莊子借至人、神人和聖人的境界,其實指出了束縛人的三條繩索。”
“一是自我認知,如追求以自我為中心。”
“二是功利價值,如追求功績成就、財富利益。”
“三是聲名地位,如追求社會地位、個人影響。”
“這三條繩索是我們心靈不自由,也是帶給我們焦慮煩惱的根源。”
“從小我們就被告知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科學家,而不是一名廚師。”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所謂有用給綁住了。”
“有用就是務實,務實就是功利。”
“仿佛我們出生就是應該去達成彆人口中的所謂有用,但這是沒有創造性的短視。”
“莊子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因為一切有用都是從無用中來的,沒有無用,則無有用。”
“不論是什麼人還是什麼事或物件,無用和有用都是並存的,沒有絕對的無用,也沒有絕對的有用。”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去計較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也不停的去做一些看似有用的事情。”
“也正因為這樣,才讓自己活得非常辛苦,最終變成了彆人的奴隸。”
李世民:莊子這本書是道家文化的經典,它的首篇逍遙遊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逍遙遊是莊子的第一篇,它反映了莊子的人生觀。
莊子把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當作最高的境界來追求,認為隻有忘卻現實,超脫於物,才是真正的逍遙。
莊子用簡潔優美的文字,講述了幾個小故事,引出了對人生境界的思索。
故事很簡單,卻蘊含著為人處世的深邃智慧。
逍遙遊中說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意思就是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說的是眼界與局限。
人生如旅途,你來我往,每個人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和見識短的人爭辯,純屬浪費精力。
與層次低的人說理,就像對牛彈琴。
關於這一點,莊子在逍遙遊中就用講故事的方式說過。
在北海有一條大魚,在起風的日子裡變成大鵬鳥。
因為它要借著這陣大風飛到南方去,這一過程曆儘艱辛。
蟬、斑鳩、麻雀這些小東西對大鵬鳥的舉動不能理解,也很不以為然,譏笑鵬多此一舉。
它們覺得,一輩子生活在草叢樹林就很好。
對於外界的各種不解、質疑、譏笑,大鵬鳥沒有多發一言。
而是堅定自己最初的信念,乘風而行,一往無前。
人類社會,同樣如此。
有些人慣用小聰明,有些人擁有大智慧。
有些人像故事裡的斑鳩麻雀那樣鼠目寸光,為眼前一畝三分地沾沾自喜。
有些人和大鵬一樣誌存高遠,願意為遠大誌向砥礪前行。
認知決定層次,眼界決定境界。
道不同不相為謀,誌不同不能為友。
莊子中有三句話,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點。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曲士不可以語於道。
和井底的青蛙談論大海,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和見識淺薄的人談論天地大道,這些都沒有必要。
每個人都有認知局限,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局限。
有些人偏偏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這才是最深的局限,也是最大的悲哀。
突破認知局限,才能具有高見。
擴大眼界,才能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
人生苦短,壽命有限,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不解釋,不爭辯,走自己的路,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莊子在養生主裡麵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已。”
“這並非說我們不應該追求知識,莊子隻是想告訴我們。”
“我們即便窮儘一生去追求,所獲得的知識和智慧也是有限的。”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努力去做就能實現的,我們需要順其自然,而不是執著於自我。”
“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一切都為了功名利祿。”
“一味的去追求有用,隻會讓自己不堪重負。”
“隻有放下所謂的有用,才能獲得自在和輕鬆。”
“身處社會,我們的角色是公務員、工人、農民。”
“看似所謂的階級,在莊子看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因為每個人都被外物所累,所以都有自己的煩惱。”
“我們很難脫離自己所處的環境去理解他人的生命,但是不能因為不理解而對其進行批駁。”
“而是應該保有對於人格展現不一、存在意義的差異的理解與尊重。”
“讓心靈脫開**枷鎖,拋開世俗的固見。”
“從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解脫,這才是真的逍遙。”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意思是說,天地並沒有所謂的仁慈,對待萬物都一視同仁。”
“而聖人也是一樣,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所以莊子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不管是是非、彼此、生死、還是物我,從道的角度去看,萬物都是齊一的,並沒有差異,莊子稱之為道通為一。”
“這是莊子辯證思維的集中體現,也體現了道家思想唯物辯證思維。”
“什麼倫理綱常,什麼中年危機,我們越被捆綁,越是無法前行。”
“斬斷繩索,才能獲得解脫。”
“逍遙屬於心靈,我們的身體可以不自由,心靈可以。”
朱棣:養生主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語言,闡述了莊子對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獨特見解。
養生主是莊子哲學思想的重要篇章,其中包含了道等核心概念。
養生主的開篇,提出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命題。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
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陷入無儘的追尋之中。
最終會耗儘生命,陷入疲憊和困境。
莊子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追求知識,而在於活得充實和有意義。
因此,世人應該把有限的生命用來追求人生的真諦,而不是去追求無限的知識。
接著養生主講了第一個故事,世人耳熟能詳的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通過庖丁高超的刀法,來闡述道的概念。
庖丁是一位非常高明的屠夫,他解牛的手法非常熟練,刀法非常精湛。
解牛時,動作簡潔利落,一氣嗬成。
能夠根據牛的骨骼結構,運用恰當的刀法,將牛的皮、肉、筋、骨分割得乾淨利落,絲毫不傷筋骨。
文惠君見了庖丁解牛,讚歎庖丁的技藝真是高明,解牛的方法真是神奇。
庖丁卻認為,他的解牛技藝之所以高超,是因為已經掌握了道。
能夠順應自然規律,運用精湛的刀法,將牛的骨骼結構完美地分割開來。
莊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來闡述道的概念。
莊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自然規律的總和。
人應該順應道,才能取得成功。
庖丁解牛這個故事最重要的是八個字目無全牛、遊刃有餘。
世人會焦慮,是世人把眼前的困難想象的太難以跨越了,被嚇住了。
再大再難的問題處理起來也是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從最簡單的入手,一步一步解決的。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就是目無全牛。
就像牛骨頭之間有空隙,再繁重的工作裡都有取巧休息的地方。
世人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張弛有度,學會忙中偷閒。
俗話說一日閒,一日仙,這就是遊刃有餘。
莊子的養生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啟發了無數人,激勵世人追求人生的真諦。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