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明代 陽明心學_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2章 明代 陽明心學(1 / 2)

儒家發展的第四階段,則是陽明心學將儒家思想推向頂峰。

說到陽明心學,就不得不提儒釋道三家集大成者王陽明。

在中國曆史上,有兩個達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的聖人。

其中一個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另一個則是被譽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聖人的王陽明。

王陽明創建的陽明心學誕生於五百年前,卻熔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陽明心學因被肯定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從而受到大眾的追捧。

“南宋時期,理學家把心作為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認為天地萬物的機理都在人的心中。”

“明朝中期名臣王陽明繼承豐富了這一學說,後世稱這一學派的學說為陽明心學。”

“王陽明出生在狀元之家,天賦極高,文武雙全。”

“作為主帥掃平匪患,平定寧王之亂,乾了很多大事。”

“王陽明認為社會動亂的根源是人心中有賊,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隻有去除人的心中之賊,才能讓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出了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

“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句話主要有三個方麵的意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就是將外在的天理收歸於內在的心,也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萬物一體,一歸於心,避免了內與外、心與理的分裂和隔絕。”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針對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離的社會風氣而提出的救病之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則是王陽明教人如何達到聖人境界的一種方便法門。”

“即順應內心的良知而行,將良知擴充於天下萬事萬物,則人人皆可成為聖人。”

“陽明心學以通曉簡易的方法,打破了隻有少數精英人物才能成為聖人的神話。”

“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權威的束縛,挺立了人的主體精神和自由意誌。”

“對從宋代以來已達五百年之久的官方正統思想程朱理學提出了嚴重挑戰,這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啟蒙作用。”

張居正:正因為王陽明內心的強大,才有了他後來的偉大成就。

王陽明能夠成為聖人,與他的顯赫家庭有莫大的關係。

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時候,都會有各種的異象,王陽明出生時自然與平常人不同。

據說王陽明母親懷胎十四個月,在分娩前曾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

王陽明長大後,對於正統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產生了思考。

隨後王陽明按照朱熹所說的格物致知,用了七天七夜的時候來格自己門前的竹子。

最後王陽明就餓暈了,然後就對朱熹抱以深深的惡意,對理學產生了質疑,而這也是他開啟傳奇之路的的開端。

王陽明如此聰慧過人,離不開他父親的培養。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狀元,學問和人品都十分出眾。

王華不僅聰明,而且品質也堪稱是一代人的楷模。

據說王華小時候曾經在河邊看到一個醉漢把裝滿金子的錢袋子落下了,於是他悄悄地把錢袋子沉進水裡,然後悄悄地站在旁邊等候失主。

結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了。

經過仔細辨認,確認是真正的失主後,王華從水裡拎出錢袋子交還給了他。

失主喜出望外,當即提出要給王華一錠黃金以示酬謝。

王華拒絕了,一袋金子他都沒有要,怎麼會收一錠金子呢。

正是王華的高貴品質,深深影響了王陽明的成聖之路。

在王陽明十一歲的時候,就立誌將讀書做聖賢列為人生的頭等大事。

為實現這個誌向,他經受了很多磨難。

先是科舉落第,後來仕途不順。

因直言上書,要求皇帝懲治宦官,而遭人陷害。

不僅廷杖四十,還被貶到貴州任職。

王陽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卻從容淡定。

在經曆種種之後,仍然能順其自然,足以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強大。

從被貶龍場到龍場悟道,再到後來與程朱理學的抗爭。

王陽明都順其自然,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終於使得陽明心學成為人人推崇的學術理論。

正因為王陽明能夠聽從內心,凡事不強求,一切順其自然,才成為受人追捧的聖人。

“心即理,人的內心就已經有一個意念中的世界,具備成為完人的一切條件。”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出遊,友人指著岩石中的野花樹詢問。”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認為山野的一株花,當你沒有看到它時,它隻是寂靜地藏在你內心深處。”

“你心中本來就有這個花的樣子,隻是你自己沒有察覺到,但不妨礙這花在你內心的存在。”

“等你看到這顆花時,實物的花激活了你內心的花。”

“實物的花好比密碼,用密碼能驗證你內心裡早有這株的花的存在。”

“王陽明和朱熹衝突的地方在於,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朱熹認為,人的內心原本是空的,什麼也沒有。”

“必須要通過格物來達到認知,通過努力學習實踐,把空空如也的內心不斷填滿。”

“王陽明另辟蹊徑,認為現實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機理、道理都已與生俱來植入了人心。”

“人為什麼知道甘蔗甜?知道花香?味覺與生俱來。”

“比如伱如果說王陽明不會開車,他肯定不答應。”

“他會說開車的技術早已深藏在他的內心,他會駕駛,隻是駕駛的技術有待通過實踐來激活。”

“王陽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沒有的駕駛技術從外界學過來,而是要把自己已有的駕駛技術激活。”

“比如,人可以通過實踐去激活駕駛技術。”

“而豬不可能會駕駛,因為豬心裡沒有預先設置這項技術。”

“朱熹則不同,他斷定人的內心一開始完全是空的。”

“人要成長,要增加認識,就要將外界的知識和技能搬進內心。”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對朱熹的格物致知進行了實驗,親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格出什麼原理。”

“王陽明認為人自己本身就具備了所有東西,隻要去偽存真,隻要通過實踐激活,隻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最終能成為為聖人。”

“比如鏡子本身是可以照出東西的,但是如果蒙上了灰塵,就無法照出來。”

“這時隻要把汙垢去掉,就可以照出來了。”

“王陽明的辦法,能讓普羅大眾感覺通往聖賢的路比之前容易了,減少了人們的畏難情緒。”

“從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陽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象空間。”

“所以,近代以來,王陽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歡迎,原因就在這裡。”

崇禎:王陽明的陽明心學和朱熹的程朱理學有著本質的不同。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所強調的知與行的關係涉及到心學和理學的辯證。

知與行的關係,是自孔孟開始儒家聖賢論述的重點議題。

儒家學者都知道知與行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但一直都是將二者分開,各自論述。

儒家學者普遍認為學問是知,實踐是行,知與行是兩件事。

心學與理學的不同,可以用做紅燒肉來打個比方。

理學認為,做紅燒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譜。

畢竟菜譜是大廚寫的,肯定是沒錯的。

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塊兒,什麼時候放油,什麼時候放肉,調料的比例等等。

先把所有環節都弄明白,然後才能開始動手做。

而心學認為光看菜譜是學不會的,直接做,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比如第一次做完發現忘了放油,第二次又忘了放鹽,多做幾次就能總結出自己的菜譜了。

心學其中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大廚的菜譜不一定適合自己。

心學和理學都是圍繞著知與行展開研究的,就是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理學認為知先於行,當餓了的時候,知道吃什麼東西能填飽肚子,所以才會去吃。

也就是對事物的了解與認知,指導著世人的行為。

心學的觀點正好相反,認為行先於知。

人最初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動,才能總結對事物的認知。

餓了就要吃,吃完了才會知道能不能吃飽。

“知行合一,王陽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礎上的。”

“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

“知就相當於先天為你設置好的東西,它是一種潛在的存在。”

“比如甜的味覺、酸的味覺等等,都給你準備好了。”

“但是倘若你一輩子沒有吃過甜的東西,你就不會知道什麼叫甜,儘管你有甜這個味覺。”

“這個吃的過程就相當於是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講的就是這件事。”

“所以王陽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離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兩者不可分割。”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陽明才強調實踐行動的意義和重要性。”

“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

“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

“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

“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

“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

“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

“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

“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出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

“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

“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

“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

“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

“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

“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

“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

“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



最新小说: 被嫡妹換親後我在王府成團寵 罪惡聯邦 被廢修為,我直播打臉全宗火葬場 惡雌身嬌體軟,夜夜雄競修羅場 花好月圓人長久 丹經伏世錄 沒錢當什麼亂臣賊子 末日東京:開局豐滿太太向我道歉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裡 喜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