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陽明:我成功的背後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書生,身體羸弱。
卻勇鬥宦官,平寧王之亂,平廣西匪患。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關鍵在於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後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心學中重要的奠基理論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萬事萬物隻有人類意識參與時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動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一顆巋然不動的心。
平寧王之亂的時候,他並未到第一線去,坐鎮指揮的同時還在上課講心學。
當他的手下大將正和寧王大戰的時候,他大概就在講不動如山之境。
這時候突然前方戰報來了,說是情況緊急,手下大將的胡子都被燒著了,前方軍心已亂。
這時候,他才站起身來,走到旁邊拿令牌傳命下去。
說完誰再議論大將軍胡子被燒這件事,立刻處斬,然後調回頭來繼續上課。
知行合一另外一個關鍵點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堪稱精華中的精華,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陽明心學所說的這個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現實中各種**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這個良知,找到先祖積澱下來的智慧,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
然後不停地去磨練它,升華它,激發一個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斷成長。
寧王之亂時,他本是奉聖旨去福建平士兵嘩變。
但聽到寧王的叛亂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猶豫。
想想當時的環境,當年成祖皇帝靖難之役的曆史擺在那兒。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誕,寧王準備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當時南方官員給朝廷的上疏都沒說寧王反叛,而是說江南有變,都在明哲保身,為自己留退路,隻有他知難而上。
他也擔心自己,甚至讓家眷在自己家門外堆積柴草。
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足以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這種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礎上。”
“王陽明強調,人的內心是有規律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一樣,需要不斷激活。”
“良知深藏內心,被各種意念誘惑,稍不留神就會偏離良知。”
“所以王陽明強調,要不斷去偽存真,把內心不好的東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這個過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過程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所以王陽明強調人人都要學會守靜反思,要在事上磨練,要在實踐中體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義,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王陽明主張的存天理、去人欲和朱熹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欲不是一回事。”
“兩個人說的天理意思不一樣,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綱常,王陽明的天理是人心。”
“王陽明強調,做事要以不違背良心為準則,強調問心無愧。”
“隻要不違背良心的事情,就可以做。”
“朱熹要滅的人欲,是人的正常**。”
“王陽明要去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
“而是心中賊,是人心中的邪念,是有違良知的邪念。”
“現實生活中,有的事情違法,有的事情缺德,但不一定違背良知。”
“比如,有的人快餓死街頭了,他不得已偷了吃的。”
“在王陽明看來,這事可以原諒,並不違背良知。”
“又比如,張學良曾經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自己的領導蔣介石,逼蔣抗日。”
“這事按照朱熹的思想來說是違法的,違背天理的。”
“但是按照王陽明的思想則是可以的,因為在當時全民抗戰才是良知,內戰不得人心,因此張學良問心無愧。”
徐光啟:陽明心學雖好,但帝王更加推崇程朱理學。
帝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理學屬於統治者哲學。
理學認為人是先對事物有了認知,才會有行動。
這個認知出自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所說,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
還有很多事情是有聖人告訴我們的,比如孔夫子說這件事得這麼乾,不這樣不行。
隻有按照孔夫子,按照聖人先賢的教導去做事,才是正確的。
總得來說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
比如要求女子三從四德,這就是針對女子的行為準則。
再比如三綱五常等,都是約束老百姓行為的準則。
帝王當然喜歡這樣的思想,老百姓和當官的都要忠君,這就能更好的維護帝王的統治地位。
但是王陽明就說了,憑什麼聖人先賢說的道理就一定對呢?
王陽明覺得,沒有真正的聖人,沒有完全正確的理論指導。
一切都要實踐,隻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菜譜是不是正確的,你得先做出來。
要勇敢的對權威提出疑問,然後通過實踐去驗證,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學是鼓勵摸著石頭過河的,沒有理論指導也沒關係。
隻要大方向沒毛病,就儘管去做,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遇到一個問題,就總結一個經驗,然後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理論。
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最後達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還認為,人人皆有良知。
所謂良知,包括了良和知兩方麵的內容。
也就是與生俱來的良心,或者說惻隱之心,和與生俱來的智慧。
進一步說,良知就是人人本來具有的清淨光明的本心。
良知來自本心,無需外求,不假外物。
唯有致良知,才能識本心,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儘管王陽明的思想將儒家思想推向頂峰,但明朝統治者從來沒有把王陽明的學說作為官方思想。”
“王陽明去世數十年之後的萬曆年間,王陽明心學在民間傳播較廣。”
“這時有大臣上書萬曆皇帝,請求朝廷下令禁止民間傳播陽明心學,萬曆皇帝不予理會。”
“陽明心學對人性解放、回歸人的本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西方文藝複興有異曲同工之妙。”
“將人當做人,回歸人性,不提做不到的要求,保持良知範圍內的寬容,那麼人的成才就不難了。”
“王陽明之後,儒家也出現了一些大儒,但是都沒有超出心學的高峰。”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
“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
“隻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
“才能夠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的精神家園。”
“王陽明在臨終時曾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心光明了,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點亮。”
“此後的幾百年間,王陽明和心學理論真的點亮了很多人的內心世界。”
吳承恩:我所編撰的西遊記,也受到了王陽明所提倡的心學潮流的影響。
他生活的時期,也是陽明心學興盛的時代,自然會受到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
他在西遊記裡麵也把師徒四人取經的過程,都隱含了心學思想的逐步發展壯大曆程。
他筆下的主角孫悟空,其實和王陽明有幾分相像。
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其實孫悟空也被授予過弼馬溫。
王陽明被貶的過程,可以說九死一生。
在江邊逃脫追殺,不遠萬裡來到貴州龍場,最後一個破舊的山洞裡麵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天人感應,悟出了人生大道,史稱龍場悟道。
孫悟空也是為了拜師學藝,翻越了萬水千山,遭受了不少謾罵毒打。
一路磨難下來,才到達了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其實方寸和斜月三星都是心字的表達形式。
孫悟空號稱鬥戰神佛,火眼金睛,戰無不勝。
這其實就是王陽明的真實寫照,先後蕩平江西境內為患數十年的盜賊,以一己之力平定寧王之亂,渾身上下都是滿滿的個人英雄主義光環。
而孫悟空帶著的緊箍咒,其實就表示每個人都要守好自己的內心。
最終心境解放,緊箍咒自然也就消失了。
這都暗合著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我心光明,夫複何求。
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無善無惡是心之本體,有善有惡是心之動,至善至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良知。
總而言之,便是致良知三個字。
道教追求成仙,佛教追求成佛,儒家追求修身而成聖,而心學追求的則是良知二字。
陽明心學將心分為俗心和聖心,而追求良知的過程,就是超凡入聖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功夫,從學習到實踐,便是知行合一。
唐僧師徒從個人經曆,到西天取經的過程。
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整個過程,伴隨著最後的結果便是超凡入聖。
金蟬子在佛說法時表現輕慢,被貶下凡塵轉世。
石猴誕生便為神仙,因自負傲慢大鬨天宮,被如來佛祖壓了五百年。
豬八戒本是天河第一神將,因酒後失德,調戲嫦娥被貶。
沙僧也是同樣的命運,本是天庭的卷簾大將,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
小白龍更加淒慘,隻是打壞了定海珠,便差點被千刀萬剮。
總而言之,師徒四人因緣際會聚到一起,開始了一場歸心的曆程。
取經大任於儒釋道三教都有著重要意義,但對於心學而言,更是師徒四人對於自身的一種磨練。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