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書聖王羲之_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8章 書聖王羲之(1 / 2)

要問中華曆史上書法成就最高之人,那自然是書聖王羲之。

一提起王羲之,自然想到的就是他那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古今第一的書聖,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冠絕古今的水平。

其實王羲之的書法不僅作用於書法上,在整個漢字史與文化史上也是關鍵的一步。

在王羲之之前,中國書法與漢字書寫一直是在摸索狀態,一直在尋找漢字的最佳書寫方式。

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對於書寫都有各自的缺點。

這個時候,王羲之登台了。

他的書法化繁為簡,平易近人,內秀外美,正是中國人尋找的那種通用書寫方式。

從此以後,中國文字的書寫找到了公認的審美理念。

直到今天,王羲之式的書寫依然是最符合大多數人審美,也最被文化藝術階層認可的書寫方式。

可以說,自從王羲之後,這一流派延續下來的審美也成了中國書法的主流審美。

“王羲之出生於著名的琅邪王氏,在當時屬於頂級門閥士族。”

“他是西漢名臣王吉的十世孫,曾祖父王覽是西晉光祿大夫。”

“祖父王正是西晉尚書郎,奶奶是晉元帝姨母。”

“他的父親王曠是東晉太守,伯父王導是東晉開國功臣。”

“叔父王敦是東晉宰相,嶽父郗鑒是東晉太尉。”

“所以,王羲之的出身不是一般的名門,而是在東晉與司馬一族共天下的頂級名門。”

“王羲之的書法,啟蒙期即獲得父親和叔父的親自指導。”

“更從伯父手裡獲得書法大家的真跡宣示表,從叔父手裡獲得名家的真跡七月廿六日帖,此外童年時又得名家的親傳。”

“王羲之的書法是真正贏在起跑線的,他成為書聖的原因,本來就有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優越條件。”

“童年的王羲之本來天性活潑,隻是隨著後來的種種變故,他才變成了一個寡言少語的人。”

“第一個變故,來源於南渡。”

“琅邪王氏的南渡,是在後匪橫行的國度裡舉家遷徒。”

“在南渡路上,王羲之第一次因為匪禍受驚發了癲癇病。”

“由於家族沒有癲癇遺傳,所以史書和資料一般認為王羲之是受了驚嚇。”

“第二個變故,來源於父親王曠之死。”

“公元310年,王曠率三萬軍與劉聰戰於上黨,全軍覆沒。”

“奇怪的是,王曠從此下落不明。”

“失去父親的打擊,才是王羲之說話遲鈍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一年他才七歲,幼年喪父這樣的人生大不幸被他遇上了。”

“第三個變故,來源於詣台待罪。”

“公元322年,王羲之的叔父以清君側的名義從武昌起兵造反,於是朝中有儘誅王氏之議。”

“在朝的伯父王導為了表示忠君,也為了表示在京王氏一千多口人的清白。”

“每日率領王家未成家的成年男子一起去皇室大門前跪伏請罪,等候發落。”

“王羲之這年已經成年,也在請罪人群之中。”

“寒風之中長跪,待罪的生死未卜,世人的鄙夷和冷眼,給了王羲之又一次人生打擊。”

“這次瀕臨死亡的變故,給王羲之帶來最沉重的性格影響。”

“後來,王羲之多次推辭在京任職的征召,大概都來源於這次變故帶來的心理陰影。”

蘇軾:少年的王羲之沉默寡言,後麵之所以能夠打開心扉,離不開他人的鼓勵重視。

魏晉南北朝是美男輩出的時代,曆史上第一美男子潘安就是那個時代的。

那時的才子不隻長得帥,同時在文學等諸多方麵也有兩把刷子,王羲之正是如此。

王羲之的父親早在西晉時期就看出中原地區的戰亂苗頭,一早帶著王氏家族南渡,以避將來的五胡之亂。

王父不僅為一家著想,也為整個晉王朝著想。

早在西晉王朝在北方撐不住的時候,王父就提議司馬皇室遷到江淮以南去,在南方安置晉政權。

然而,這麼優秀的人傑,到王羲之這裡,似乎有中斷的苗頭。

這是由於小時候的王羲之不善言辭,人們都不看好他。

這在以清談為風尚的東晉,想要進入上層貴族圈子,恐怕是不行的。

對於這樣言語笨拙的小孩,最好的教育辦法是積極的心理暗示。

王羲之十三歲那年,有一回去拜訪東晉的一位名士。

名士覺得王羲之還是有才華的,隻是沒有被發掘出來,決定試一試。

當時東晉有一道很名貴的菜牛心炙,牛心做的,一般人吃不到。

宴會上,名士當著各位賓客的麵,要人將牛心炙割了一份端給王羲之。

在場的人目瞪口呆,王羲之更是受寵若驚。

這事在當時傳開了,大家紛紛認為,能吃到名士的牛心炙,說明王羲之有前途。

於是,王羲之就出名了,聞名於天下。

成年之後的王羲之說話條理清楚,理由充足,以性格剛直著稱於世。

再加上王羲之又得到操持東晉權柄的叔父和伯父的器重,王羲之很快就名滿天下了。

一個人成才與否,與周邊人對待他的態度有極大的關係。

名士帶動身邊的人重視王羲之,等於給了王羲之一個積極開放的成長環境。

所以說,在公開場合給孩子尊敬和榮耀,是極其重要的。

對王羲之而言,這一份牛心炙,掃除了他心中的陰霾,讓他從此看得起自己。

王羲之後來東床坦腹的坦然,或許也跟這份牛心炙的影響分不開。

“大約二十三歲時,王羲之出仕,為秘書郎。”

“大約二十七歲時,伯父王導出於政治需要,需要結交郗鑒以對抗政敵庾亮。”

“而郗鑒當然樂見其成,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於是選婿。”

“選來選去,郗鑒偏偏選了以東床坦腹的隨便態度來應付郗家鄭重其事擇婿的王羲之。”

“彆的子弟都拘謹,就王羲之不當回事。”

“其實這正是王羲之雅量高致的地方,身出名門,卻又不汲汲於名利。”

“這個擇婿過程,後世一直傳為佳話,以致於東床快婿後來發展為成語。”

“公元334年,庾亮地位攀升,移鎮武昌。”

“王羲之應庾亮征辟,入征西將軍府任參軍。”

“公元338年,東晉王朝形成由王導、郗鑒、庾亮共同主政的局麵。”

“王導為太傅,主持中樞。”

“郗鑒鎮京口,挾持下遊。”

“庾亮鎮武昌,控禦上遊。”

“這樣三權交攻,互相牽製,有利於實力虛弱的司馬氏皇室。”

“悲催的是,這樣的情況下,王羲之處在了三權交攻的政治漩渦中。”

“他是王導的侄子,又是郗鑒的女婿,又是庾亮的部下。”

“直至340年三巨頭相繼去世,這種情況才得到緩解。”

“之前,王羲之一直處在三權交攻的極限拉扯之中。”

“這也對王羲之的人格形成有極深的影響,壓抑和磨難對於他的藝術思維是有深切的影響的。”

“因為書法藝術的節奏就像生活,沒有濃墨重彩,就襯托不出雲淡風輕。”

“隻有這樣,人們才會有情緒需要表達,才會有書法藝術表達時的粗細和濃淡。”



最新小说: 被嫡妹換親後我在王府成團寵 罪惡聯邦 被廢修為,我直播打臉全宗火葬場 惡雌身嬌體軟,夜夜雄競修羅場 花好月圓人長久 丹經伏世錄 沒錢當什麼亂臣賊子 末日東京:開局豐滿太太向我道歉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裡 喜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