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建安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董承再次夜訪呂布後的第八天。
高順已經帶兵前往汝南,從許都經郾城、上蔡、安城、新蔡,即將渡過淮河。
許都所在的潁川郡,本就和宛城所在的南陽郡,以及東南邊的汝南郡,成品字形鼎足而立。這三郡互相依憑,距離都不遠。要是高順不帶兵,隻是輕裝而行,甚至都不需要走這麼久,還能再節約一小半時間。
過了淮河之後,汝南郡的南半部分,就漸漸深入桐柏山區了。最南邊靠近桐柏山主嶺的險峻地帶,如今還被汝南賊龔都的殘部掌控,有大雪封山曹軍大部隊也進不去。
高順帶的部隊,絕大部分都不是嫡係,隻有一兩個屯的親兵,還有數十個心腹侍衛、傳令兵和斥候,算是自己人。他畢竟有校尉的職務,哪怕平時沒有兵權,也還有自己的指揮體係班底。
而董承的一對未成年的子女,以及呂布的妻女,也都穿著男裝,躲在高順的親衛群中,這幾天一直隱藏得很好。
董承原本是很有把握的,打算孤注一擲,也沒想過留這種預防意外的後手。而且董承跟外鎮諸侯也素無交情,就算一開始就想留後手,他也不知道怎麼留。
畢竟這一世的董承,根本就和劉備沒有交集——原本曆史上、轅門射戟後的那些坎坷,如今的劉備都沒經曆,壓根兒就沒來投奔過許都朝廷,董承又如何結交劉備?
不過,最後關頭,看了呂布的老成持重,董承也有所觸動,又聽呂布說,可以結交一個外援,事情不成,還能留下血脈,董承也就順水推舟,分出了一對子女交給高順保護。
如果事情一帆風順成了,自然不需要外麵的後手。如果沒成,肯定也會有反對曹操的外鎮諸侯,接著繼續扛旗,到時候肯定會保護董承的子女,這是分散風險的好辦法。
“不知道衛將軍和溫侯所謀的大事,究竟有幾成勝算,不管了,明天先渡過淮河,至少確保沒有人能攔截我們,其他再從長計議吧。”
入夜時分,高順最後看了一眼行軍的輿圖,比劃了一下距離淮河的遠近,決定還是先渡河。
他的軍隊,舟船車重都不是自己能調度的,後勤全部仰賴曹軍的統一調度體係,處處被掣肘。這也是降將初次帶兵應有的待遇,沒什麼可抱怨。
渡過淮河後,才算是徹底不被人掣肘,後續哪怕不給船了,一旦遇到變故,走陸路也能跑掉。
……
同一時刻,許都。
曹操在許都最後盤桓了數日,各種堵漏、安排自己將來親征袁紹後的後方相關事宜。
但多疑的曹操,總覺得心裡不踏實,他覺得,以如今的風雨飄搖,隻要自己一走,肯定有人會暗中勾結袁紹。
這並不難猜,因為袁紹勢大,曹操已經有逮住個彆私下聯絡袁紹的案例了。隻是他不敢聲張、不敢大操大辦,唯恐己方士氣愈發傾頹,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那個誰也通袁了啊”。
那些並非自己心腹嫡係的降將,怎麼看都個個可疑。比如呂布,比如賈詡,比如那誰。
終於,在這天傍晚,曹操最後一次召見了荀彧和郭嘉,再次商議如何確保開戰後許都的萬無一失。
同時,曹操還召見了投降他一個多月以來、始終一言不發的賈詡。
曹操心中暗暗決定如果賈詡再這麼裝死,什麼主意都不出、隻知道觀望,那他就把賈詡帶去陳留軍前!絕對不能讓這個陰惻惻的家夥留在後方!
賈詡是跟著張繡一起來投的,時間都不算久。但張繡很容易看穿,曹操一下子就知道怎麼拿捏他了。相比之下,賈詡卻是完全看不透,他來了之後,什麼話都不說,也不邀功,也不想升官。
三位謀士招來後,曹操也不跟他們客氣,再次開門見山
“孤今日召你們商議,就是想討論一下,如果後續和袁紹開戰,而許都人心不穩、有人跟袁紹暗中聯絡,又當如何?文若、奉孝,可有新的謀略建議?”
荀彧和郭嘉當然沒有新的建議了,因為他們已經被反複問過幾次了,有謀略的話,早就拿出來了。於是他們都誠懇地把那些老生常談的話又說了一遍。
曹操也沒覺得失望,反而覺得這才是正常的,歎了口氣,最後看向賈詡“文和勸張繡歸順朝廷,功不可沒,為何月餘以來,一言不發?一策不獻?
如今孤出征在即,難道還是沒有良策教孤麼?是不是對我軍的情況不夠熟悉?若是那樣的話,不如此番就隨軍熟悉熟悉。”
賈詡這廝,素來是明哲保身的。他知道自己的曆史罪孽有多嚴重,曾經教唆李傕郭汜的罪行,一旦被人揪住不放,雖說不至於會獲罪,但也絕對談不上前途了。
所以他來到曹營一個半月,第一要務就是不得罪人,不顯擺。
但此時此刻,他已經看出,曹操這是“不出謀劃策就不罷休”了,如果現在再不說點什麼,真被帶到陳留軍前隨軍,每次有事都先問他意見,自己不說,就會被人記恨,說是狂妄,說了,又容易得罪更多人。
那還不如在許都這邊,出一次謀策,算是納個投名狀了。
把這個道理想清楚後,賈詡歎了口氣,委婉地說
“詡豈敢不為司空大業竭儘全力?實在是初來乍到時,不熟軍情,不敢妄言,怕誤了司空大事。
今日司空如此重視垂詢,某自當殫精竭慮謀劃——不知司空還記得當年張繡以精兵追退兵而敗,以敗兵追勝兵而勝……”
賈詡說得非常隱晦,畢竟三年前的那場宛城戰役,是曹操的丟人之處。
但賈詡語境中的戰例,當事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的那次,曹操退兵時,張繡想追擊,賈詡勸他彆追,說追了肯定輸。張繡不聽,去追了,最後果然輸了。然後賈詡又讓他趕緊繼續追,這次肯定贏,張繡這次終於服了,執行了,果然贏了。
回來之後張繡就對賈詡佩服得五體投地,問他“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
賈詡當時的回答是“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儘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賈詡明知此戰是曹操的痛腳,但他還不得不提,顯然是因為今日他想要出的計策,跟三年前宛城之戰那一策,有極大的相似性。
他希望歸功於曹操、讓曹操自己想出來。
以曹操之智,隻要有人點他一下,當然立刻就能反應過來,不用把話說完。
曹操在最初的本能性惱怒之後,很快冷靜下來,正色道“孤悟矣!‘軍雖新走,必自斷後’,這不是孤的慣用之策麼!原本還打算再過幾日出城,那就明日便出城好了!
明日先讓人散布消息,說陳留急報,驚聞袁紹部忽然渡河,我當即日北上!出城之後,隻行一日便紮營,然後伺機靜觀其變,若是許都有變,就殺他一個回馬槍!把那些不穩之徒勾引出來!”
當年自己打張繡時,還知道留個後手勾引張繡、直到張繡第一波追擊被自己擊潰後,才敢放鬆警惕。
今日,便故技重施!先示弱勾引一波!詐一詐那些有異心的家夥!
……
事實證明,董承和呂布都是有勇氣的,但他們無謀。
他們想得很好,但缺乏頂級智士幫他們打磨具體行動計劃,也沒有頂級智士幫他們避坑。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曹操一招虛晃試探,董承和呂布就直接把大招都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