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並沒有馬上開始寫劇本,而是繼續去走訪,了解歲月神偷裡麵那個時代的相關資料。
不得不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著其獨具一格的特色。
但是像歲月神偷這樣的電影,想要拍好,就需要凸顯出兩個重點。
一個是,要突出時代的特色,時代的社會環境等等。
但是另外一個方麵,卻要從劇情上,讓不同時代的觀眾,產生共鳴。
這聽起來好像有些相悖,但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其實懷舊的電影不稀奇,而縱觀那些經典的懷舊影片,無不是在時代背景上重現當年,而在情感上共鳴當下,或者是七十年代的港島記憶,亦或者是八十年代韓流的向往,或者還是現在掌控社會主體的五六十代憤青的堅挺歲月,不管是那個年代的,總是帶著特定的某種情懷,某種不需語言便讓人欣然帶著某種不合歲月的興奮微笑,隻是這般的懷舊中,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中,又會看到什麼哪?
在情感上,不管是哪一個時代的人,其實都是有共同點的,因為時代就如同人生,有青春、有世故的中年、也有苦海中期待相見的老年,我們不能去指望讓孩子明白中年人的辛酸中庸,我們也無法阻止老年時期的懷古卷戀,人總是要這般一步步的走過之後,才知道那經曆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生,而,一代又一代,如出一轍般重複著如此的歲月。
所以,讓不同的時代的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才是李易需要去做的。
一直到一個多月後,李易才開始寫劇本。
不得不說,有些故事因為真實,所以才更讓人感懷。
李易去了解的更多的隻是那個時代的背景,那個時代的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點滴,而故事還是原來的故事。
那個一家四口的故事,那對相濡以沫的鞋匠夫婦,那對幸福而又痛苦的兄弟。
把劇本寫出來之後,李易自己也久久無法平靜。
有些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過去,而然人澹忘,反而會因為時間而變得更加深刻。
再見到孟啟光的時候,卻是在醫院。
“孟老,您老可要好好保重身體啊,我可還等著電影拍出來之後,讓您老親自去看看呢。”李易來到醫院,看著靠在病床上的孟啟光說道。
“老毛病了,一時半會還死不了,就是隔三差五的要來醫院躺幾天,這麼說,劇本寫出來了?”孟啟光倒是很樂觀,不過,問道劇本的時候,卻還是有些緊張和期待。
李易點了點頭道:“歲月神偷的劇本已經初步做出來了,孟老可以看一看。”
說著把劇本手稿遞給孟啟光。
孟啟光接過來,戴上老花鏡,看了起來。
孟啟光看著劇本封麵上的歲月神偷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久久地,他都沒有翻開劇本。
良久之後,這個老人才翻開了劇本。
他讀的很慢,很慢,幾乎是每一個字,每一個字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