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看過的最有趣的伊朗電影!”
《小鞋子》雖然會參加伊朗的電影節,但是這部電影,卻也會率先在其他地區上映。
特彆是華國國內,影評人們,就是第一波宣傳。
事實上,對於李易拍其他國家的電影,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很快地,幾位國內來的影評人們,就紛紛開始徹夜寫稿,國內那邊許多影迷早就嗷嗷待哺,等待著第一手信息。
畢竟,這部電影要上映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而且目前也還沒有其他的地方公開上映,所以,隻有這些人才能夠獲得第一手信息。
杜向海速度最快,第一時間撰稿發回國內。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這部電影,很特彆,講述的是伊朗這個國家的普通家庭的孩子的故事。
但是儘管不是國產,儘管環境不同,可是有些東西卻是一致的,能輕易的讓人們產生共鳴。
小時候,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明明自己年紀不大,卻覺得每一步都踩在人生的關卡上。
父母告訴你,上不了重點小學,就進不了重點中學;進不了重點中學,就考不上重點大學。
於是你削尖了腦袋兢兢業業地學習、考試,不敢走錯一步。
老師告訴你,不完成作業是萬惡之源,遲到早退意味著終生懶散。
於是即便晚到一分鐘,你也會覺得前途是天塌下來似的恐怖。
公家的東西,隻允許你貢獻私人物品以作補給,絕不允許因己私用而受到任何損失破壞。
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學習不好就一定是壞學生。
謙虛是應該的,驕傲是可恥的。
當分不清驕傲和自信的界線時,即使虛偽也要一概作謙虛狀。
損壞了彆人的物品要賠償,損壞了爸媽新給買的東西是暴殄天物大罪一樁。
人人都說“三歲看到老,七歲望八十”,所以童年的你時刻要為八十歲的你負起責任,為光耀家族門楣負起責任,為將來你到底選擇做一個好人還是壞人負起責任.
就在這樣責任的重壓之下,你懵懵懂懂地形成了最初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的世界觀。
所以我相信,即使今天的你已不再那麼單純――相信生活就是硬幣,隻有正反兩麵可供選擇――而是已經長成能夠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灰色地帶”、會寫下“軟弱是人性而並非可鄙”這樣句子的大人。
童年的你,也一定是那個看電影時常常纏著父母問“主角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小孩。
急於區分好壞正反不是你幼稚的錯,而是這個浮躁社會強加給你的東西。於是我們的童年很容易天塌,很容易絕望。青春期少年最愛在文章裡寫那些冰入刺骨的哀傷。這一些症結所在都是我們的天真,是我們的純粹。我們不知道生活其實還有好多種選擇好多條路,不知道幸福其實有很多個入口。
所以,當我看到小男孩因為不小心跑了第一名而拿不到第三名的獎品――一雙給妹妹的小鞋子――而哭泣的時候,我的心都要碎了。我真想跳進電影裡抱抱他,告訴他,沒了那雙小鞋子,他和妹妹照樣會有個幸福的童年,地球照轉,哭過之後,照樣是新一天的風輕雲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