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土江淮!”
“黃龍現身於巢湖,九日而不散!”
“鎮北將軍臣峻、丹陽太守臣芳、護軍將軍臣雲、鄱陽太守臣篤、九江太守臣濟……鎮北參軍臣良、徐州彆駕芝……”
劉備望著巾帛,低念霍峻上疏的公文內容。
此番霍峻上表的公文,不是什麼江淮軍事,而是之前蔣濟說過的勸進王爵的事。
經過蔣濟的操盤,巢湖上出現黃龍的身影,已在揚州傳播開來。霍峻、糜芳、趙雲、蔣濟、高翔等北伐軍中的核心文武署名上疏,建議劉備進位武漢王。
“亮見過主公!”
諸葛亮行禮拜見劉備,問道:“不知主公喚亮前來,所為何事?”
“孔明且坐!”
劉備將書信交予諸葛亮,說道:“仲邈今日上疏,言巢湖現黃龍,江淮文武欲尊孤進位武漢王。不知孔明以為何如?”
諸葛亮見劉備嘴角帶笑,便知劉備心意,問道:“敢問主公,若漢帝南下,不知主公是否願將基業與天子?”
“這”
劉備猶豫少許,直言說道:“世祖言‘設使成帝複生,天下亦不可得也’。孤雖不敢自比世祖,但今時即便漢帝南下,孤亦不會出讓基業。”
諸葛亮合上文疏,笑道:“既是如此,不知主公有何疑慮?”
劉備微微蹙眉,說道:“非孤不願進位王爵,而是僅因巴蜀戰事仍在,曹操北據中原。今倉促進位武漢王,怕是不妥。”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主公既願進位王爵,何不如將此疏留下,不以駁斥,如此仲邈及江淮文武可知主公心意如何。”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主公帳下文武將校棄鄉土,從軍戎,為主公衝鋒陷陣,冒矢石征伐,所為何事?”
“皆因主公有興漢之望,故眾人攀龍鱗,附鳳翼,為主公殫精竭慮,以成其所圖之誌。今吳楚已定,霸業將成,天人亦應,而主公卻逆眾人之意,不正名號。”
“時恐眾文武心思雜亂,有去歸之念,呼號奔走,大眾一散,則被曹操之所用,故眾人之意不可逆。主公當為進王爵而思,讓帳下士人知主公之念。”
群雄爭霸都到如今這份上,如果劉備說自己沒有稱王開國之念,帳下文武人心必然混亂,則是任何事都無法避免的。
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人能為了那空洞的話而活著,如果劉備光喊著複興大漢畫餅,卻不給彆人分餅,最終手下的那批人必定會拋棄劉備,選擇能給他們分餅的人。
劉備輾轉中原,流落荊楚。陳群、袁渙、田豫、牽招等中原出眾人傑,為什麼離開劉備,選擇投效曹操、袁紹。除了他們難離鄉土外,核心在於劉備無法為他們分餅。
曆史上劉備為什麼到了荊楚開始崛起,除了依舊能畫餅外,而是他有能力分餅了。
打下成都,儘取府庫錢財與眾人,不是劉備敗家,而是劉備要分餅籠絡眾人。沒錢沒關係,總有辦法解決;若是人心散了,要錢能乾嘛?
劉備捋著稀少的胡須,思量說道:“既是如此,孤留中不發,賜予金銀與文中列名之人,以示孤之雄心。待攻破江州後,孤讓仲宣留意各地祥瑞。”
諸葛亮持扇向劉備拱手,笑道:“恭賀主公,霸業將成也!”
“稱王之事暫且不議。”
劉備將案幾上的書信交予諸葛亮,說道:“今巴蜀消息傳來,曹操平定關中,馬、韓二人降服,已率軍東歸許昌。曹操留夏侯淵於關中,又遣使者與劉璋互通,恐有插手益州戰事之意。”
沉吟半響,諸葛亮說道:“得隴望蜀,乃正常之事。以亮觀之,曹操此番撤軍,或限於糧草不濟,或因江淮戰事,不得已東歸。故曹操欲插手益州戰事,倉促之間亦難以動兵。”
“且此策或是曹操複行二虎競食之策,讓我軍與益州廝殺,待時機至,南下巴蜀。”
“那這般如何是好?”劉備問道。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此策雖妙,但需二虎搏鬥。劉璋暗弱,豈能與主公相較。亮今下不為巴蜀戰事憂,卻為江淮戰事慮。”
“孔明請言!”
“仲邈兵破合肥,席卷淮南。曹操見其威勢,必率中原及青徐兵馬,以臨淮河。時江淮地廣,仲邈分兵把守,亮恐江淮兵少,不利固守。”諸葛亮說道。
曆史上孫權曾與呂蒙商討過徐淮戰事,呂蒙曾言如果東吳拿下徐淮,至少需要七八萬兵馬防守,且還怕不夠。
呂蒙雖戰略不行,但在戰術上表現可以稱道,如他對徐淮防守的兵力部署判斷上沒有問題。
淮河與長江不同,長江遼闊有水師就行,但淮河處處可過,北方政權跨越淮河南下並非難事。
守江守淮的核心在於利用淮河幾百裡的丘陵、灣地、窪地和沼澤等地帶,形成戰略縱深,依托城池防禦,層層阻擊,最終讓北方政權不得已撤軍。
諸葛亮雖不知江淮的細致軍略,但他有從霍峻口中了解過,守江守淮的核心命門。
“此事易爾!”
劉備將心中的計劃拋出,說道:“子敬於交州多時,孤欲改遷為江北副督,命他率交州軍士五千北上江淮,輔佐仲邈鎮守江淮。若戰事不利,孤率白毦軍五千人,增援合肥。”
魯肅在交州治理幾年,平賊亂,討蠻夷,為劉備招撫了交州數郡。鍍金、曆練的任務已經完成,魯肅已經沒有留在交州的意義。
“那交州刺史,誰可勝任?”諸葛亮問道。
“孤意屬步騭!”劉備說道。
諸葛亮思慮說道:“士燮遣子入武漢為質,交嶺已安,子敬留守交州,亦是惜才。今讓子山入駐交州,安撫民夷,當是可行。”
“善!”
劉備似乎念起什麼,說道:“孔明以為馬幼常才略如何?”
諸葛亮蹙眉思量,說道:“幼常善軍謀,又能議政事,是為俊傑。若磨礪一二,或許今後能委以大事,為主公興漢之事儘力。”
劉備不以為然,說道:“子山改任交州刺史,孤欲讓秭歸令蔣琬升任。不如讓馬謖下放至秭歸縣磨礪,何如?”
“此乃善事,亮豈敢不應。”諸葛亮應道。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