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於江州既得戰報,位於下遊的武漢又怎收不到漢中戰報?
雖然江州與武漢之間水道長達數千裡,但江水上漲之時,千裡之途朝發夕至。
武漢,大司馬府。
劉備批閱著奏疏,神情憂愁,各地郡守多有上書勸劉備愛惜民力,不可窮兵黷武。
長沙太守劉先所上奏疏最為誠懇,他論述自他出任長沙太守以來,治下百姓戶籍數目的變化。
自他入主長沙以來,安撫四散百姓,戶籍增加;待治下穩固之後,他打擊豪強,多讓隱戶入籍。然近年以來,連年征戰,百姓多發徭役,荒廢農田,治下百姓的戶口日益減少,不複昔日之盛。
劉先認為百姓成為隱戶並非他們愚鈍,被豪強欺騙,或許是百姓趨利避害的選擇。百姓如果在官府治下過得太過疾苦,他們就會成為隱戶。若是成為隱戶的成本高於入籍的成本,他們就會選擇入籍。
劉先希望劉備能注意民情,而非一味行征戰之事,從而影響到劉備的統治根基。
望著劉先的奏疏,劉備長歎了口氣。他又非盲目獨夫,無視百姓疾苦,強行發兵征戰。然僅是受時局所迫,不得不戰。
巴蜀位於吳楚之上遊,曹操得巴蜀,居江下窺,吳楚必然難保。他若得巴蜀,則南北之勢成,將能與曹操南北對峙,進退自如。故巴蜀之戰,再怎麼艱難,他都必須打下去,這是關乎他未來的基業。
吳楚的百姓疾苦,隻能說忍忍,熬過了建安十八年,戰事或許便結束了。
劉備持筆批複劉先的奏疏,於疏中高度褒獎了劉先的忠心,提及益州戰事,表示戰事或許能在今年結束,明歲將可休養生息。
在劉備批注文書時,王粲捧著戰報,趨步入堂,滿麵紅光,口中喊道:“主公,漢中大捷!”
被文書折磨的劉備抬起頭,欣喜說道:“可是仲邈已解沔陽之圍?”
“不僅於此!”
王粲遞上戰報,笑道:“霍督隱姓入巴,奇襲漢南,夏侯淵迎戰,中霍督之計,被黃漢升將軍斬於馬下。曹軍大潰,敗走漢北,霍督已解沔陽之圍也!”
“彩!”
劉備擱筆於案,站起身子,大笑道:“沔陽之圍,孤本以為難解,不料被仲邈輕鬆所破。夏侯淵戰亡,此將折曹操一臂。”
說著,劉備幸災樂禍,說道:“夏侯淵,老賊之宗親。此人陣亡,老賊必然大憤。孤仿佛得見老賊頭風複發,痛煞其心之貌也!”
對於夏侯淵的戰死,劉備則是開心不已。夏侯淵之於曹操,猶如親兄弟。雖不如夏侯惇得曹操厚愛,但也差不了多少。今黃忠斬殺夏侯淵,好比在曹操心頭上狠狠割了幾刀。
“哈哈!”
王粲笑道:“奔襲漢南,指揮全軍,此霍督之功;斬殺夏侯,銳勇破敵,此老將軍之勇,主公宜當賞之。”
劉備在堂中踱步,感慨道:“漢升雖老,但勇銳不減當年,今斬夏侯,摧敵滅敵,不可不賞!”
沉吟少許,劉備說道:“傳孤之令,遷漢升為征南將軍。仲邈及諸將之功,待漢中戰後,一並封賞。”
“諾!”
王粲另外取出兩封書信,說道:“主公,霍督與軍師各有書信,當由讓主公親覽。”
劉備拆開霍峻的書信,取出巾帛,卻見上麵的內容。
書信上,霍峻表示夏侯淵戰死,他占據漢南險要,隻要兵糧充足,即便曹操親至亦束手無策。
在書信的後半部分,霍峻隱晦提及,表示劉備左握吳楚,雖屢退曹操兵馬,但未建殊功。今曹操不日南下,漢中緊急;益州戰事順利,然劉璋未服,希望劉備可以率軍入援巴蜀,解漢中之急。
看著霍峻前後看似矛盾的話,劉備哭笑不得,前麵信誓旦旦言漢中無礙,後麵卻奇怪表示漢中危急,需要劉備支援。
霍峻書信的深意,劉備豈能不懂?
劉備從劉琦手上接過荊州,不論怎麼樣,都脫離不了劉琦的影子。有士人說閒話,也常以這方麵入手,抨擊他立業不正,遠不如北方的曹操。
如果他拿下巴蜀,北退曹操,西降劉璋,那群士人已是無閒話可說。亦能讓他威服吳楚,令南人心服。
劉備心中愈發覺得霍峻知進退,明事理。
“主公,霍督於信中說了什麼?”王粲問道。
劉備笑嗬嗬地收起書信,含糊說道:“曹操或不日南下漢中,仲邈發信求援!”
有些事君臣之間心照不宣即可,若什麼事都讓內侍知道,這將失了體統。
繼而,劉備又拆開諸葛亮的書信。
諸葛亮不似霍峻以漢中危急讓劉備入蜀,而是以協調益州戰事為由,希望劉備入蜀。
信中諸葛亮談及漢中與伐蜀戰事之間的取舍,認為漢中戰事的優先級高於伐蜀戰事。建議讓關羽率軍士屯兵新都,於成都外威赫劉璋,就食蜀地。趙雲可率軍入蜀,支援漢中戰場。
他已讓張魯發動巴中漢夷的教民為漢中軍士運糧,吳楚之糧草運至江州,可逆不曹水而上,又讓巴民翻山越嶺,運至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