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劉備難以輕離武漢,除了曹操用兵方向明確,否則劉備絕不敢比曹操先用兵。
若是劉備先用兵,如北伐壽春時,劉備則會讓關羽、文聘二人留守江北,猶如左右門神,保護武漢免被曹操偷家。
今時這個位麵,雖無劉備越級提拔魏延,讓其出任漢中太守之識人故事。但卻有劉備深信文聘,委以重任之故事。
文聘初隨劉表,後從劉琦,再隨劉備。其非劉備元從之將,按道理來說,無法坐鎮武漢的北大門。
在劉備遷治所到武漢的前後幾年間,不少人勸劉備更替文聘,讓張飛出任江夏都督。當時劉備也拿此事問過霍峻意見,霍峻則是言文聘可信,換與不換在劉備。
出乎眾人的意料,在劉備與文聘閉門交談一夜後,劉備直接將江夏軍政事務全部交予文聘,信任已與元從將領相當。蓋是感受劉備信任,自往後數年間,文聘儘心儘力守著江夏。
“孝直,有何見解?”劉備問道。
法正放下手中的熱茶,說道:“啟稟大王,正與軍師之見相同。大王不可著急動兵,今時大王兵向襄樊,恐曹操後發而動,時將不利我軍。”
頓了頓,法正強調說道:“今襄樊之戰在於圍,而不在於戰。關將軍將三萬之兵進圍襄樊,時逢賊軍勢大,兵力不支。關將軍必會遣人求援,彼時大王擇選良將馳援便可。”
“大王將中軍當為後手之兵,謀定而後動,是為將大軍之法。凡進軍急切,必遭敵寇所趁。”
經過法正多年輔佐劉備,已是發現劉備用兵的特點,尤其喜歡猛衝猛打,沒有統帥大軍的自覺性。作為君主或是大將,統帥數萬之兵作戰,怎能輕易地率大軍犯險,必須要有進退之策,方可徐徐進兵。
然雖是這麼說,道理也都懂。但法正僅是謀士,而非是神,做不到精準猜到敵人的每一步行蹤。像之前的壽春之戰,因他不識江淮地勢,讓劉備命霍峻北上下邳,被賈詡、劉曄抓住機會,險些讓霍峻無法全身而退。
但也不能這麼說,劉曄根據霍峻修築堤壩的行為,從而建議了封鎖泗口的計策。而霍峻則是相信劉備統率大軍能牽製住曹操,畢竟他僅是偏軍,率兩三萬人配合劉備作戰,從威脅上來看遠不如劉備所部。
得益於上次與曹魏頂級謀臣交手的經驗,法正不敢讓劉備輕動。畢竟劉曄、賈詡、司馬懿皆是當世少有之謀臣,若是真的能力不足,怎會得到曹操賞識。
如他之前與霍峻閒聊時,談及曹魏眾人的能力。霍峻言,曹操才能雖不及高祖,但曹魏諸臣中卻有比肩三傑之存在。如荀彧、賈詡二人有良、平之能,不容小覷之。
聽著諸葛亮、法正二人的勸諫,劉備收起了出兵幫助關羽的念頭。
“二卿雖言甚是,今且觀雲長用兵。”劉備吩咐說道:“派馬良為使,令其到雲長軍中,以為慰問將士。”
“諾!”
諸葛亮輕撫羽扇,問道:“大王,曹操於許昌篡位,漢室無主傾衰。大王是為漢室貴胄,宜當早日進天子位,以安南人士民之心。”
劉備多有猶豫,說道:“襄樊、交嶺各有戰事,繼位天子之事,宜當再議。”
說著,劉備補充說道:“交嶺戰事持續已久,今當讓仲邈率軍速平士燮。平交之後,由仲邈整治交嶺軍政,選賢拔能,委派各郡太守。”
“諾!”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