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吸納二人舊部上,處理的手段堪比教科書,待遇、人情給到位,配合相對應的政治手段,將二人舊部大部分收入帳下。
縱有少部分不順分子,不危害他位置的人,他一律不殺,任由他們自行毀滅。凡是有阻攔他治理的人,則就殺一儆百,儘量保持了他作為君主的風範。
當然劉備並非沒有問題,如對地方郡縣官吏太過苛刻,輕者罷官免職,重則鞭撻砍殺。
然在劉備的拉攏人心下,加上諸葛亮搭建起的行政體係製度,南漢的草台班子才勉強運轉起來。
讓左右奉上他帶來的水果與四人,劉備翻著草擬的疏文,問道:“諸卿所言新州析分,朕以為可想。然不知諸君所研討新州,可有名乎?”
諸葛亮將橘肉咽下,拱手說道:“啟稟陛下,新州名稱不定,有因江水穿州之故,稱江州;或有因漢澤之故,稱為郢州。以江州為名,恐與巴地江州相重。以郢州為由,卻有名不副實之感。”
郢,楚國之舊都名,其之由來非地名,而是楚人將王所居的城邑稱‘郢’。後因楚舊都郢在江陵一帶,故而多以郢地稱江陵,亦或是楚地。
“郢在江陵,稱為郢州不妥。”
劉備思量少許,問道:“若稱江州,何以稱梁之江州?”
“不如改梁之江州為重慶!”霍峻說道。
“重慶?”
劉備滿臉疑惑,問道:“重慶之名何來?”
霍峻一本正經,說道:“稟陛下,我大漢是役北伐,得襄樊,可為一喜;今擴設一州,深治吳楚為二喜。重慶者,雙重喜慶,可合今下之喜事爾!”
諸葛亮無奈而笑,他發現霍峻有獨特癖好,總喜歡改地名。如取名武漢,建公安城,設劍閣關。昔將巴地命名為梁州,也是出自他手。
今為了將新州命名為江州,與眾人討論許久,且還要為梁之江州改名。
劉備揉著太陽穴,沒想明白霍峻所說的喜事,與江州有什麼關係。
“雙重喜慶?”
念著‘重慶’名字,劉備不得不承認霍峻改得名字挺好聽,甚是喜慶。
“那江州都督更名為重慶都督?”
“也並非不可!”霍峻笑道。
劉備不想在地名上與霍峻過多討論,說道:“諸公若無異議,則從仲邈之意何如?”
諸葛亮苦笑幾下,說道:“陛下,梁之江州以縣城稱為州,不符地名取改之俗。昔既以江州都督委治巴蜀軍事,可變更為巴梁都督,以示其位之尊。”
當時南漢取名江州都督,多是根據其地名而來。今借新設州郡之際,大幅度調整名稱,將地名弄規範。
以縣稱之為州,不僅容易讓百姓混淆,且容易讓人誤解。如漢中都督以郡為名,但江州以縣為都督名,這與他們職能轄區相反。
“善!”
劉備將疏文放下,說道:“即日起,更江州為重慶,江州都督更稱巴梁都督,新州稱為江州。”
“諾!”
“那江州刺史,治所京師武漢,卻不知可以何人為刺史?”劉備問道。
“臣以為諸葛瑾可任!”
孫邵舉薦說道:“諸葛瑾有思度,思慮周全。其久治郡邑,多有功勳。且追隨陛下甚久,勞苦功高,可以拔用。”
諸葛亮拱手持扇,沉聲說道:“陛下,諸葛子瑜體性純寬,諫而不犯,正而不毅,非治世之能臣。委其治大州,才德不配,任以郡邑治之,是謂人儘其才。”
諸葛亮對待官吏上嚴苛,尤其對待州刺史的態度。在他眼中州刺史是代中樞治世,如果州刺史執法不嚴,常和稀泥,必然會讓治下官吏出現摸魚的現象,這是他所不允許的。
諸葛瑾非是說沒有才能,但由於他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亮更是不敢提拔重用諸葛瑾,以免被他人所閒話。
“君甚嚴!”
劉備略有不滿,說道:“子瑜多有才能,處世不可不言為公允,性雖寬,但言卻正。今不以其為州刺史,何以知其才乎?”
“且不見步子山、顧元歎、呂定公,皆委任一方乎?”
“君秉持國政,深知人言可畏,但卻莫忘舉賢不避親之事乎?”
說著,劉備看向諸葛亮,用商量的語氣,說道:“今遷元直為江州刺史,承明轉任益州刺史,梁州刺史由子瑜出任。若子瑜難擔大任,則改委他職如何?”
見劉備這般言語,諸葛亮也不好拒絕,說道:“當由陛下做主,然臣有言,子瑜非治世之能臣。治梁州必無承明之政績,若陛下欲因此而懲,請陛下輕罰臣兄。”
“善!”
劉備笑眯眯,說道:“子瑜任梁州刺史,朕且與孔明賭上一賭。”
“漢襄、襄陽二督,請陛下委任!”諸葛亮說道。
劉備捋著斑白的胡須,說道:“右將軍文仲業,坐鎮江夏十餘年,恩威賊虜,戰功卓著,今可遷為漢襄都督;征西將軍呂子明,兵略達人,性情嚴密,可遷為襄陽都督。”
“諾!”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