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準備半隱退,將權利交與諸葛亮一事,僅限於劉禪、諸葛亮、蔣濟等寥寥幾人知曉。陸遜作為外鎮大將,且非霍峻的政治合作夥伴,自然是無權知道。
“伯言稍後便知!”霍峻故弄玄虛,笑道。
見霍峻不答,陸遜唯有帶著疑惑回到席位上。
當宴席過半,眾賓歡愉之時。
劉禪抓住時機,讓在堂眾人安靜下來,笑道:“諸公統兵北伐,恢複二都,中興漢室,功勳卓著,不可不賞。”
“來人,宣讀封賞詔令!”
“諾!”
神情嚴肅的董允,趨步出列,宣讀封賞詔令。
“製詔大司馬峻:公謀勇絕倫,謀謨帷幄,決勝千裡,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受命北伐,成功而旋,不矜不伐,百姓無所淩,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星漢,功崇韓、白,望重伊、周,輔政中興,功貫古今第一人。”
“以蕭何為故事,免舊時之職,公作相國,封為郡公,以襄陽為藩,食邑三萬六千戶,金石勒績,世襲罔替,與漢同壽,敬之哉!”
霍峻在眾人的目光中,出列跪拜,沉聲說道:“臣峻叩謝陛下,漢恩高深,唯世代報之!”
兩漢時期,最高官職不是大司馬與丞相,而是相國,亦稱為相邦,丞相為相國副手。劉邦平天下,因邦字衝突,故更名為相國。
西漢初年有相國官職,首任為韓信,次任蕭何,其次為曹參,末為呂產。呂產之後,相國遂是被廢,東漢未置。直到董卓專權時期,因其權勢之故,兼有篡位之念,故就任相國。
霍峻為首輔大臣,丞相諸葛亮輔之,實際上已是相國。但考慮到諸多原因,霍峻未領相國。當下霍峻打算退休,放棄了許多政治權利,大漢能給霍峻唯有相國官職。
至於食邑的話,霍峻從江陵縣公,升為襄陽郡公,並確保世襲罔替的地位。
霍峻受領官職後,董允宣讀冊封諸葛亮、陸遜二人詔書。
諸葛亮,免江州牧,領冀州刺史,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總理朝事。陽都縣公,食邑五千戶。
陸遜,免雍州牧,都督關西軍事,平尚書事,加車騎大將軍。陳倉縣公,食邑八千戶。
陸、葛二人為何食邑有差距,因為在陸遜的率領下,先平隴右,又下關中,不日將安河西。諸葛亮在所攻克的領土上,遜於陸遜,故食邑少之。
二人與霍峻的差距,更多是霍峻以前積累的食邑,以及霍峻半退休狀態,故以高官厚爵榮待。
之後,又冊封了張飛、關平二人為縣公。
趙雲資曆足夠,但身份、功績弱了些。在是否授封縣公上,劉禪征求霍峻的意見。霍峻認為不如延後封賞,畢竟河北未複。故趙雲排到第二梯隊封縣公,而與之同列者還有文聘。
文聘活得久,北伐戰功突出,加上開國便是縣侯,如若不封縣公,實在說不過去。
縣公之後,全琮、龐統、高翔、霍篤、徐盛、王平、魏延、吳懿等大小將領,或封縣侯,或加食邑;徐庶、呂岱、霍範等十餘名文武封為都鄉侯。
爵位大規模賞賜下,宴上諸將為之歡喜不已。
在政治上,因霍峻退休,為了照顧其政治利益,蔣濟成為護軍將軍。齊、青、魯三州刺史依舊為霍範、徐盛、劉基三人,徐州刺史則由龐統出任。豫州刺史由步騭轉任,揚州刺史由長史張裔出任。
為治關中,諸葛亮委任馬良出任雍州刺史,同為車騎大將軍軍師;司隸校尉,由司馬芝出任,並兼任河南尹守,整肅京洛。
在河北及河西五州上,除諸葛亮領冀州刺史外,魏延出任並州刺史,太史亨領幽州刺史,平州刺史仍為孫權,涼州刺史由王平出任。
之所以諸葛亮自領冀州刺史,主要是曹魏治下的冀州太大,出任冀州刺史者,需由文武並濟之才,又能安撫民心,短期內找不到合適人選,諸葛亮打算自己先擔著。
尚書台內,尚書令陳震遷衛尉,由行台仆射顧雍出任尚書令,與尚書仆射蔣琬輔佐諸葛亮。行台其餘官吏,根據才能高低授予河南諸縣長吏官職。
霍峻之子霍弋僅加拜駙馬都尉,依舊在秘書監任職,未有大變化。諸葛恪因北伐表現不錯,被諸葛亮授予東郡太守。
隨著官職變遷的清晰,眾人這才發現霍峻不負責軍國大事,其權利轉由諸葛亮負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