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名詞整理了之後,我再回過頭來看看世間的各種問題,如社會上的抱怨和戾氣、貪汙**、內卷與躺平、疾病的防治,這些問題在中華天機昌明、天人學大行於世之後,都可以逐步得到解決,不過……在轉型成功之前,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病不起”、“死不起”怎麼辦呢?
米:什麼是“病不起”、“死不起”?
易:就是說現在看病特彆貴,墓葬也特彆貴,一病一死這兩樣事情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壓力,而且這兩樣還是不由自主的,不能靠改變三觀來解決問題吧?
米:誰說三觀不能解決問題?天人學的三觀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事情!就說病不起的事吧,知道了人來世上是參加考試的,那麼還有什麼看不開呢?麵對病情,無非是麵對一道考題罷了。
這道題怎麼答?正確的答案是“量力看病”,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錢和醫保啥的足夠看病,那就安心去治病,治好了病再去賺功德,如果你的錢不夠看病,借錢的話又缺乏償還能力,那索性就不用看了,瀟灑地等著走人就行。
放心,隻要不是你自己作死作出來的病,都會有補償的,根據你的態度和表現,會補給你一筆功德分,就像因戰亂和災害而喪命的人都有一筆補償一樣,還能安排你的靈魂優先投胎,儘快到下一世掙功德去。
反之,如果你沒有量力看病,到處去借錢看病,如果看完了病還能還上錢,那倒可以。可如果看完了病無力還債,給親友造成困擾,給孩子留下債務,把彆人也拖入痛苦之中,那就有損於功德了。
易:好的,量力看病我明白了,還有喪葬費用太貴怎麼辦?另外還有一些有錢人到居民區買樓,專門用來擺放先人骨灰,造成了大量的“骨灰房”,這也不合適吧?
米:骨灰房?肯定是不合適的啊,對於喪葬之事,天人學提倡“厚養薄葬”。
易:老師,“厚養薄葬”我是知道的,意思是在長輩或父母在世時,應當儘力孝順和照顧他們,確保他們生活得舒適和健康,享受幸福和安寧;而在他們去世後,則采取簡約的喪葬儀式,不搞大規模操辦,是這樣吧?
米:對,薄葬是指骨灰要簡化處理,不要建墳墓,最好是撒海、撒到田野中去。
易:不留骨灰嗎?這有什麼講究?隻為了省錢嗎?
米:不光是為了省錢,如果死去的人還要在人間占用土地房屋資源,就會影響到死者靈魂的功德分數,同時也會影響到在世親人的功德。占用的資源越多,彆人的怨氣越大,扣的分數就越多,所以不建議為逝者建墓,除非是英雄烈士以及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他們的墓地能給人們帶來教育意義和紀念意義,這才不影響功德。
易:如果不留骨灰,人們都沒有個遺存之物來懷念逝去的親人了。
米:有張照片也能懷念啊,非要看骨灰才能想起來?學習了天人學,生死是怎麼回事還不清楚?人的靈魂又沒死,肉身隻不過是臨時用的衣服而已,靈魂離開之後,肉身很快就朽爛成灰了,還留著占地方乾啥?影響到了彆人,人家心裡一投訴,不是白白丟分嗎?
易:好的老師,我都理解了!目前天人學還沒有普及起來,因此我對老一輩人還是按傳統來,但我立誌從自身做起,將來無論是病是葬,都按天人學的原則去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