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佛陀做了什麼事情?
米:那時候,佛陀艱難抬起頭,對阿難說道:“看來我即將入滅,再也無法回到故鄉了,阿難,你快去向那鐵匠說,我身體是久病如此,與他供養的飯食無關,叫他千萬不要悔恨自責……”阿難領命,灑淚轉身奔去。
易:我的天,這些佛團的近宇初靈竟然善良到這個程度!難怪他們進步那麼慢,也能修成天人!
米:後來,僧眾來到一片娑羅樹林,阿難返回,佛陀讓阿難在兩棵娑羅樹間鋪好臥具,他躺下側臥。最後教導大家,不要貪圖供養享樂,也不要自尋苦行,應自精進不放逸,勤求出道。
據靈網上的記載,佛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進入了禪定,在這次禪定中,他沒有回到混沌中初醒的空空狀態,而是回顧了自己的一生。
那依稀是一個遙遠的夢,在夢裡,鮮花與榮耀的輝映著他的童年、少年,直至成長為一個英俊、聰慧、勇武的青年。他娶了嬌妻,生下愛子,走到人間幸福的頂峰。然而他是深知眾生疾苦的,苦在彆人身上,卻痛在他的心上,終於有一天,他悄悄離開了熟睡的妻兒,毅然離家去為眾生尋求脫苦之道。
恒河默默,白雲悠悠,自菩提樹下悟道,佛陀托缽走了四十五年,慈心如癡,不悔不改。在萬籟俱寂之中,佛陀離開了人世。
佛陀的一生,對世人是滿懷悲憫的,他認為眾生的思想狀態不對,就認真給大家講解自己悟的道。有一次,佛陀問年齡最小的一個比丘是否知悟,那個小比丘說:“我年紀尚幼,您講的法,我有許多不明之處。”佛陀聞言,就向小比丘致歉:“請原諒我沒講好,以後我要用更淺顯易懂的話語來講。”
唉,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講的空論是無法解釋這個世界的,可他還是努力用自己的百衲衣為眾生拂去心靈上的塵埃。
易:老師,這真實的佛陀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佛教隻宣傳真佛就已經很感人了,為什麼還要搞迷信呢?
米:人生的光輝……賣不了錢啊,隻有把佛陀包裝出神性的光輝來,才能收獲信眾的供奉嘛。
易:看來學佛隻須學佛陀的人品就可以了。
米:是啊,佛家團隊的近宇初靈們,由於獸心魔心不太完善,在宇宙中接受品德教育後,在人品人性方麵成長是很快的,隻可惜,他們的赤子之心和無儘大愛,解決不了宇宙眾靈生存與發展的現實問題,大家都端著碗要飯,這飯從哪兒來呢?
想要有飯吃,不下力氣工作是不行的,咱也說過,在新宇創建之初,連大宇主都奮戰在勞動第一線,為宇內蒼生掙一口飯吃,要是靠打坐念經就有現成的,誰還會去拚?
易:我現在更加理解天道原則和憲道精神了,也更加理解上天為什麼要指引人間八條目的修行之路了,這些才是維護宇宙存在的根本啊!可歎那麼多人還陷於迷信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