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早期三鋼的汽車板質量完全無法與新東陽生產的相比較,按照銷售人員的說法,就是客戶合資車廠的技術人員把三鋼和新東陽的兩塊汽車板放在一起,他一眼就能認出自己公司的產品,那質量差異讓他在現場尷尬的無地自容。
所以一開始三鋼的汽車板隻能作為各車廠整車上的內襯板,外板都還是用的新東陽的產品。
但隨著三鋼技術人員和工人們的不懈努力,通過修正生產工藝,調整製造裝備,目前三鋼的汽車板已經迎頭趕上了昔日那個亞洲老大,能被韓國通用認可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幾年在國際汽車銷售市場上,韓國車對rb車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兩國關係的緊張,於是新東陽就逐漸減少了對於韓國市場的汽車板出口,這就對韓國的汽車產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迫於無奈,韓國通用率先將目光瞄向了中國,因此這個合作項目的成功對於三方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多,是屬於三贏的局麵。
話又說回到現在這個項目,正是因為汽車板配送中心項目的成功,刺激到了另外一家韓國本土企業的巨頭浦鐵,而他們把眼光放到了另一個可能麵臨跟汽車製造業相同困境的行業,韓國的造船業。
曾經在中國造船業沒有崛起之前,韓國的造船業一直是占據世界第一的寶座,直到被中國超越。
然而我們國內最近幾年各大船廠被逐漸猛增的軍工訂單所淹沒,以至於很多民用船隻的訂單因為工期原因不得不流向了韓國。
但是對於韓國造船業來說訂單的增多帶來的又一大麻煩就是原材料的短缺,因此眼光老辣的浦鐵便主動找上了三鋼請求合作,目標就是船用中厚板。
不過浦鐵要求雙方必須在韓國本土合作建立一個生產基地,否則單純進口鋼板的話對韓國國內無法交代,韓國本就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對於進口大宗商品格外敏感,所以理由也是情有可原的。
於是在雙方高度重視的前提下,這個項目很快就被批準實施,而且推進的速度很快。
原本這個項目三鋼這邊是由公司的原副總工程師掛帥的,這位退休後返聘的老專家還想著要發揮餘熱。
周景的師傅謝東青擔任副職主抓工藝設備工作,另外一個副職由周景的大師兄,也就是謝東青的另一個徒弟曹學鋒擔任,主抓廠區建設和生產工藝設計工作。
這樣就形成了兩老帶一新的局麵,前期運作的還是比較順暢的。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也不知道是因為水土不服還是工作勞累,前段時間那位老專家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回國內治療,至今還在icu裡麵。
無奈之下集團公司隻能讓謝東青頂上,擔任工程總指揮,這樣一來設備工作的缺口就出現了。
公司領導經過多次討論,慎重研究後,決定大膽啟用年輕乾部,直接點名讓周景去接替謝東青之前擔任的副總指揮一職。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將周景從不鏽鋼項目組召回的真正原因。
“可是為什麼會讓我去呢?按理說我去那邊是不合適的啊。”周景聽完整個項目背景介紹後不禁疑惑道。
(感謝書友心肥意冷的打賞,也感謝各位的收藏、推薦和月票,大叔也不知道這本書現在的成績算不算好,不過有這麼多人願意看,大叔還是挺開心的。這兩天又全國寒潮了,大家記得多穿衣服,彆感冒生病了,然後彆忘了一鍵三連哦,on_no...)(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