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邸報_萬千世界許願係統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 第六百五十一章 邸報

第六百五十一章 邸報(2 / 2)

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必須的前兩項,得到了有力的補充。

冶鐵方麵,新技術的運用得到了充分的驗證與好處,最終達成了在整個大秦工坊的推廣。

帶來的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大秦金屬產量與質量上的大幅度提升。

不過這些金屬出來之後,大部分都是被強勢的軍方給截胡。留給民用的份量並不算多。

好在總量上的大規模增加,哪怕是少部分在民用上,比起以往來說也是讓人眼紅般的改善。

彆的不說,鹹陽城周邊的村鎮裡,基本上已經再也見不到石頭木頭做的農具了。

甚至於,家家戶戶都能有口鐵鍋來用。

不要小瞧鐵鍋,這可是真正的戰略性武器。

曆代對草原的禁止出口的物品裡,鐵鍋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有了鐵鍋,就可以隨時吃到熱食。無論是對於行軍作戰還是日常生活,都有著難以想象的好處。

在王霄的努力下,大秦的國力已經強盛到了鹹陽城周邊百姓,人人家中都能用上鐵鍋的程度。這絕對是一項了不起的善政。

在王霄看來,這種程度的改進收獲不算多大。

畢竟比起他所經曆過的工業時代來說,這麼點點的產量增加,在工業時代裡就連浪費掉的廢角料都算不上。

當然了,在老秦人與墨家人眼中,幾千幾萬斤的鐵器產量那都是了不得的收獲。

這麼多的鐵料,足夠打造多少萬件的農具鋤頭犁刀了。

造紙術方麵,因為技術含量太低,所以是最早就出成果的。

紙張一出來就是大受歡迎,甚至出口列國為王霄賺了不少錢。

王霄不缺這點錢,文化普及什麼的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他用紙張做了一件創舉。

那就是發行邸報。

邸報實際上出現的時間很早,在西漢時期就出來了。

當時各郡在長安城內都有辦事處,派駐有常駐代表。這些人的住處,就被稱為邸。

他們的工作是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帶著,通過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那裡。

這種形式,就是最早期的邸報。

當然了,這隻是一種信息彙總,而且不會麵向民間。

所以真正意義上最早的報紙,起源於唐朝。而邸報這個稱呼,則是從宋朝開始。

現代的吹子們鼓吹西方多好什麼的,實際上那些東西都是咱們老祖宗們玩剩下的。

像是現代世界人人都愛的鈔票什麼的,那些都是咱們多年前就已經弄出來的。

如果不是因為蠻族的毀滅,咱們早就站在了世界最巔峰。

王霄弄了邸報出來,一出來就是按照正規報紙的節奏在弄。

正版上都是大秦的大事件,像是什麼鄭國渠的修建進展,某某縣令調任等等。

副板上則是一些熱門話題與外國時政。

像是趙王的王後是技師出身,鹹陽城哪家權貴的姑娘跟誰跑了什麼的。

王霄還特意增加了增刊,用來登載小說。

第一篇出來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榜。

一個筆名叫做冬天裡的花兒的人,在邸報上開始連載封神榜。

當然了,這部小說之中,也是儘可能的用這個時代的話語來描述表達。

彆的小說都不合適,不說寫作方式什麼的,單單是時間段就對不上。

所以王霄隻能是上封神榜。

而且他還養了一二百個能說會道之人,滿大街的拿著邸報進行宣傳,儘可能的做到人儘皆知。

來自現代世界的王霄,非常清楚輿論的重要性。

自己身為秦王,占據了法理上的製高點。再一手抓軍權,一手抓輿論。

那這天底下誰也威脅不了他。

很明顯,在這個精神享受空虛匱乏。看本書最多也不過幾千幾萬字,要多精煉有多精煉的時代裡。

故事詳實,內容豐富的封神榜一出來,立馬引起了極大地風潮。

甚至於,外地的豪富們開價數十金,隻求一份邸報用於收藏。

發行幾期之後,甚至有來自許多郡縣的人,蹲守在發行院之外翹首以盼。

隻要拿出來,立馬就是直接用金購買。

王霄還想著給邸報上增加廣告的,隻是願意打廣告並且能支付大筆廣告費的太少。

而且總感覺步子太大會扯到那啥,所以就暫時放棄。

呂不韋非常眼紅邸報,試圖用各種手段弄到手。

隻可惜邸報從最基礎的紙張,到後續的製作,乃至於內容的編撰都牢牢的掌握在了王霄的手裡。

這東西根本就沒辦法搶,就算搶走了,最受歡迎的封神榜他也不知道後續該如何去寫。

越來越感受到壓力的呂不韋,頭發都愁的發白了。


最新小说: 年代文裡做極品 入伏後 人在遊神,見鬼起乩增損二將 穿越者聊天群,我沒穿越啊 水滸之新宋江 直播看診?我讀毛茸茸成緝凶高手 公路天災:惡女重開遊戲帶飛全球 熟練度固定100,我成武道人仙 穿成惡毒後媽,我養崽成了萬人迷 打排球有一車幼馴染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