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做現代世界來解釋,就是各國生產出來的車子都不是一個型號。
王霄下令進行車同軌,以後所有的車輛都要符合相同的標準才能上路。
再有就是,各國之間為了互相防備,在道路上修建了許多的關隘堡壘,這同樣是阻礙。
對於這些東西,王霄下令全部拆除,並且不允許地方上私自設置關隘收取過路費。
至於行同倫,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信仰等的相對統一。
對於這方麵,王霄的要求沒那麼高。
畢竟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強行要求大家一模一樣,難度是有些大。
主要就是提倡一些有用的習慣,像是飯前飯後要洗手,食物要煮熟了吃什麼的。
要懲罰杜絕的也有,最重要的就是杜絕懲罰械鬥。
不同村子之間,為了爭奪田地水源,或者乾脆是誰家娶了那個誰,都能引發一場械鬥。
這種械鬥自然是要嚴格禁止的。
懲罰的方式也很簡單,殺人者償命,傷人著服役。
服役什麼的,可比坐大牢可怕的多。
尤其是以囚犯的身份服役,那真的是哪兒危險上哪兒,哪兒辛苦上哪兒。
囚犯出去服役的,一年以內還好說。超過一年的,基本上就有一半的概率回不來。超過三年的,家裡就可以準備媳婦改嫁的事情了。超過十年的,那牌位出發的時候就給安排好了。
人力資源是寶貴的,無論是種田修路還是生孩子,都比消耗在械鬥之中要強。
書同文的話,各國的文字都不一樣,哪怕是一樣的文字,也有不同的寫法。
雖然有官方文字金字,可因為區域上的差異,在數百年的演變之中就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字。
而且王霄本身,對於這種繁雜的文字也看不上。
這件事情王霄交給了李斯去做整理和統一的工作。規範製定了統一的文字。
李斯非常熱情,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這次工作之中。
他博采各國之長,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也就是小篆。用來代替之前的大篆籀文。
此外還有隸書,也是這個時代發明的。
李斯表示可以把小篆作為標準文字,而隸書則是作為日用文字。
也就是說,官方文件,包括詔書什麼的都用小篆,而民間用的則是隸書。
所謂隸書,實際上就是繁體字。
王霄對於這個安排不太滿意,他仔細查看了兩種文字之後,告訴李斯等他一個月。
一個月之後,由工具人冬兒代寫的簡體字,就新鮮出爐。
“不用小篆,官方文件以後用隸書,也叫繁體字。民間的話,就推行這種簡體字。”
簡體字和繁體字,算是徹底擺脫了象形文字,是一種進化。
而比起筆畫繁多的繁體字來說,簡體字更加適合書寫閱讀。
畢竟隻有簡單的,才是方便的。
麵對王霄借用馬甲推出來的簡體字,李斯立馬送上了連綿不絕,猶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
他表示隸書都不需要用,全天下都用簡體字就行。
“要注意防偽。”王霄點名隸書的好處“這方麵筆畫複雜的,還是有好處的。”
最後就是錢同文。
各國都有自己的貨幣,從形狀和分布上分為布幣,刀幣,圜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
其價值與轉換在大一統的環境下都很複雜,所以統一貨幣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王霄也是要借此機會,把鑄幣權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各國地方私自鑄造錢幣非常普遍,這種事情當然不能容忍。除了嚴厲打擊之外,統一貨幣才是技術上的壓製。
毫無疑問的,王霄弄出來的就是著名秦半兩,也是後世銅錢的典範開端。
為了這個,王霄不但早早的就開知識上的金手指,安排徭役去發掘銅礦。而且還通過商貿手段,不停的收購各種銅器,然後融了鑄錢。
雖說這麼做會導致後世失去許多青銅文物,可在這裡來說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王霄現在還處於大規模囤積的階段,他準備等到滅楚平齊之後,一鼓作氣的全都放出來,徹底代替各國流行的貨幣。
楚國那邊還在打消耗戰,王翦仗著自己實力足夠強,也沒有後顧之憂,就是要和楚國打消耗。
而項燕這裡非常痛苦,因為王翦拒絕決戰,隻想玩消耗。而楚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消耗不過對手。這就等於是一天天的看著自己衰弱下去的慢性死亡。
對於楚國的局勢,王霄並不擔心。
隻要不是輕敵冒進,穩紮穩打之下,楚國就已經走進了倒計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