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世界許願係統!
狼居胥山是古名,現代世界的話,大致位置應該是在肯特山附近。
這裡王霄曾經來過,那是在大明世界裡,跟隨朱棣兵至斡難河的時候。
狼居胥山是匈奴人的神山,在匈奴人這裡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霍去病也不會專門選擇這裡封狼居胥,禪於姑衍。
在最強大敵人的聖地,刻碑立字記錄赫赫戰功,再祭拜天地宣告自己的功績。
這種事情,就是華夏曆史上,武將們的榮譽巔峰所在。
而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之中,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實際上隻有五個人。
第一個自然是霍去病,他就是華夏向北打的最遠的武將。
第二個是東漢的竇憲,打敗匈奴之後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這就是著名的‘勒石燕’。
第三位的話,則是大名鼎鼎的大唐軍神李靖。
李靖毆打突厥的時候,曾經攻到過狼居胥山附近。
雖然他並沒有在狼居胥山上刻石記功,可功勳方麵也是相差無幾。
第四位知道的人不多,他的名字叫做藍玉,大明朝的凉國公。
藍玉因為最後被朱元璋所殺,所以史書記載不多。可他的功績卻是無法抹殺。
他率領明初的精銳兵馬,在捕魚兒海徹底擊破了北元,將元朝徹底踹入了曆史的垃圾堆裡。
而捕魚兒海就是貝爾湖,位置上距離狼居胥山不算太遠,而藍玉的功績也是和前邊幾位差不多。
話說明初時候的明軍,那戰鬥力是真的爆表。
無論東南西北,打遍天下無敵手。橫行歐亞大陸的蒙古,都被明軍給打成了曆史。
對比一下二百多年之後的明軍,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所以說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腐儒們掌控朝廷大權。
最後一位的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棣了。
作為一位馬上皇帝,朱棣五征漠北,最後一次就是打到了五百年沒有漢人來過的斡難河畔,破敵軍於狼居胥山下。之後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然後勒石記功。
這份功績,毫無疑問可以與霍去病比肩。
至於說朱棣的名聲不好,很明顯那是明朝的文官們在潑臟水。
他們為了打壓武將,從而獨霸朝堂大權,那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好在無論再怎麼抹殺藍玉和朱棣,曆史上都會記下他們的功績。而後世之人,也會有著自己的判斷。不至於被那些腐儒大頭巾們給忽悠。
畢竟寫史記的司馬公,都能把霍去病列入佞幸列傳之中,更彆說那些大頭巾們了。
而此時此刻,在數萬漢軍將士們的麵前,就是匈奴人的聖地神山,狼居胥山。
為了保衛聖地神山,逃亡來到這裡的匈奴左賢王,集結了所有可以集結的力量,在狼居胥山下與漢軍再次決戰。
匈奴人看上去人數不少,那是因為他們把各地的雜胡們都給攏了過來。
這些雜胡們以往在匈奴人這兒,就是最低等的奴隸。
放牧的時候沒有好的牧場,每年還要繳納高額的貢品。要說仇視匈奴的話,這些雜胡比漢軍還要仇視匈奴。現在眼看著匈奴要倒了,期望他們為匈奴去陪葬,還不如指望長生天顯靈來的痛快。
至於說那些已經被漢軍殺的所剩不多的真正匈奴人,他們的士氣極為低落。
像是匈奴這樣的部落聯盟,向來都是隻能打順風仗,打不過真正的硬仗,也不可能在被逼迫到了絕境的時候,小宇宙爆發反身把對手乾掉。
因為他們是強盜集團,而強盜則是有好處就上,沒好處就跑的性格。
除非是能有強有力的領導人,把力量給整合起來。就像是冒頓單於,老上單於。又或者是明末建奴的頭領等等。
如果說,伊稚斜還屬於野心與能力勉強相匹配的話。那現在的左賢王那就是屁都不是一個。
伊稚斜都沒能來得及真正樹立起來威望,他又有何德何能,讓匈奴人願意為他去死?
所以說,彆看匈奴部落的人數不少,可實際上士氣低落,毫無戰鬥力可言。
左賢王指望的是漢軍長途奔襲數千裡,人困馬乏沒了戰鬥力。可此時漢軍卻是士氣旺盛,之前緩緩前行給匈奴人以集結的時間,也讓漢軍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各種因素綜合下來,開打之後匈奴人這邊可以用兵敗如山倒一樣來形容。
人數眾多的雜胡們根本沒有和漢軍對戰的意思,而且他們也打不了。
如果說匈奴本部的人還能有些鐵質兵器以及鐵質甲胄什麼的話,那雜胡們就是真正的屁都沒有。
他們那一身簡陋到全副武裝的漢軍,見到之後都要傷心落淚的裝備,根本沒資格與漢軍對戰。
兩邊開打之後,漢軍這邊發起衝擊,那邊各路雜胡就做鳥獸散。實在是跑不了的,乾脆就直接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