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昌興國朝會,
楊之韋端坐在龍椅上,文武官員站在兩側。
“楊之恭畏罪自殺,中央禁軍由誰統領,諸愛卿說說看法”,楊之韋開門見山,直接說事。
兵部尚書元道公上前一步,撩袍跪倒,
“啟奏皇上,臣出身行伍,
現在賊人攻占昌寧城,臣願意重新回到軍中,
率軍上戰場,誓死報效皇上,奪回昌寧城”
朝中重臣都明白,元道公弟弟元端臣掌控的木卡鹽場已經落入東連軍手中,
元端臣家的財產也被東連軍占了,就連他父親也是因為養馬峰搶了他家的財寶而憂鬱至死,
所以元道公對養馬峰恨之入骨,他想帶兵報仇是能夠理解的。
但馬震沙卻不這樣認為,元道公想執掌中央禁軍的軍權,不是想報仇這麼簡單,
當此亂世,手中有兵才是最實惠的。
馬震沙當然不能如他所願,對和凱使個眼色,和凱出班啟奏:
“皇上,微臣認為中央禁軍拱衛京師,職責重大,首先就是要絕對忠於皇上。
之前,中央禁軍長期由楊之恭統領,軍中遍布他的門生故吏,
所以當務之急需要做甄彆,微臣建議由馬震沙指揮使暫時統領中央禁軍,
對軍中不忠於皇上的將士做調整,必須保證中央禁軍百分百忠於皇上。”
楊之韋點點頭,這句話他愛聽,
其他大臣察言觀色,紛紛附和和凱的話。
元道公見風使舵,自知無力跟和凱、馬震沙競爭,再次啟奏:
“皇上,馬指揮使的能力遠強於微臣,微臣認為和大人所言甚是。”
楊之韋發話了,“好,既然眾愛卿都如此說,暫時就由馬震沙統領中央禁軍。”
馬震沙趕緊上前謝恩!
“馬愛卿,昌寧城被大刀軍殘餘攻陷,何人可以去收複?”
馬震沙對此早有打算,即使皇上不問他也要說,脫口而出:
“啟稟皇上,目前長番國和我國關係日益見好,
臣認為昌遠城不必要駐紮那麼多軍隊了,建議調柱國大將軍竇榮光收複昌寧城!”
和凱立即上前,“臣讚同馬大人所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昌遠城駐軍眾多,一直沒有戰事,可以調其收複昌寧城!”
其他大臣紛紛附議!
楊之韋當即下旨,命令竇榮光收複昌寧城!
次日,遠在昌遠城的竇榮光接到聖旨,命他擇日率軍收複昌寧城,掃平賊寇。
竇榮光不敢怠慢,立即召集眾將商議,驃騎將軍黃勇笑道:
“一些大刀軍殘餘,將軍何必如此重視,
末將願意帶本部人馬揮師昌寧城,生擒賊首關石”
竇榮光搖搖頭,“好教爾等知道,這個關石不同凡響,
我早已派人查過,他隻是帶著十幾個人來到昌興國,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現在手下聚集了近萬人,其中近一半都是朝廷官兵投降過去的,
包括原驃騎將軍陸嘯山也是死心塌地跟著他”
驃騎將軍鄭英不屑地說了句:“將軍,聽說陸嘯山犯罪當斬,姓關的劫法場救了他,
陸嘯山當然死心塌地跟著他,並不能說明姓關的有多厲害,隻能說他有點手段。”
其他將領一起附和。
竇榮光微微一笑,
“不管怎麼說,皇上下旨了,那我們就去昌寧城會一會這個姓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