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官看來,陝西的馬政傾頹至此,原因有三。
第一個是茶馬官市的名存實亡。
想當年太祖爺為了,維持官麵上的茶馬交易。
能夠用一百斤茶葉,換番人的一匹戰馬。
那是製定了嚴苛的規定,嚴禁私人交易茶馬。
違者不是殺,就是流放不毛之地。
為此他老人家不惜殺了,駙馬歐陽倫以儆效尤,算是殺雞給猴看。
隻因為那歐陽倫私自,販賣了幾十擔茶葉。
可惜物是人非兩百多年。
再嚴苛的法律條例,也攔不住權貴們的貪婪。
現在走私現象依然猖獗,屢禁不止。
更可怕的是,走私者皆是一些為官為軍者。
這樣損公肥私的行為,已經成了風氣,邊關的城牆不僅處處漏洞,還成了他們走私貿易的避風港。
走私者都是些將官軍官子弟,還有勳戚貴族。
他們知法犯法,家人族人家丁組隊過關卡走私茶葉鹽鐵,大吏亦不敢問。
就拿下官剛才喝的漢中茶葉為例,漢中產茶葉諸縣,一年產出茶葉何止百十萬斤。
而官府能收上稅,與番人換取馬匹的不足十萬斤,這十萬斤還多數都是劣茶。
私茶興盛,官府就收不上好茶,以劣茶與番人交易。
番人又不傻,自然以羸弱之馬對付官府。
官府收了羸弱之馬,交給苑馬寺,苑馬寺再交給邊軍使用。
這樣的羸弱之馬,騎乘起來還不如騾子。
長此以往,茶馬官市名存實亡。
此為陝西馬政衰敗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如今陝西匪盜蜂起,眼看就成燎原之勢。
沒有馬匹,有數的官兵如何得到警信,來回奔波鎮壓及時?
屆時肯定顧此失彼,官兵疲累不堪,流寇越打越勇。
不說官兵有沒有一戰儘墨的風險,屆時肯定是就連親藩,亦有失陷之憂。
對此困局,秦王殿下何以教我?”
秦王朱宜槵也不藏著掖著,對於孫傳庭的心思,他猜得透透的,無外乎是看中了他家富甲陝西的財富。
以前的地方官,巡撫之類的,也不是沒有起過這樣的壞心思。
朱宜槵直接冷笑一聲。
“孫大人莫要危言聳聽。
陝西地廣人稀,土地貧瘠,隻有八百裡秦川,算是良田。
其餘皆是下等田中下等田,難以養活太多的人口。
這在唐宋就是如此。
往年比這糟糕的年景不是沒有。
萬曆、天啟年間哪年開春,不是城外流動著不下成千上萬的流民。
不外乎流民聚攏府城,等著官府救濟。
官府若是救濟不過來。
孤和城裡的幾家郡王和富戶,商量著在城外開幾個粥棚,應付一下也就過去了。
再多的流民看到西安府城,就那幾個粥棚,自然就會自己想辦法,往南邊漢中鄖陽而去。
陝西這麼多年,就是這麼過來的。
這算是什麼險境,這算是什麼危局?
再說,孫巡撫說話真是好笑!
大荒大災之年,孤能組織城中富戶,搭建幾個粥棚,已經是稱得上賢王了。
再說賑災此事乃是陝西巡撫分內之事,與孤何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