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看了皇帝這樣的反應,他先前冒出來的虛汗,沒有再接著冒,直接說大明的軍隊不如建奴的建奴的軍隊這種話,楊嗣昌是要冒風險的。
“臣認為要想抵禦外敵入侵,首先必須確保國內安定。
塞外那些以遊牧、漁獵為生的部落,每隔幾十年才會出現一位英明神武的首領,這並非罕見之事。
比如成祖時期的阿魯台、馬哈木,英宗時期的也先,世宗時期的俺答汗,無一不是威震天下的一代梟雄!
然而,這些人卻存在著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的統治缺乏連續性,後繼無人。
他們的興起如同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所以陛下,請聽微臣一言,對於這些敵人,臣先說的就是急速興盛起來的建奴。
朝廷應當采取安撫賞賜的策略,將其慢慢削弱。此乃微臣為國家深思熟慮、謀劃長遠的計策啊!
正如陛下方才所言,如今大明朝四周皆有勁敵環伺,我們無法同時與所有敵人開戰,唯有邊打邊和,不要妄動刀兵,方為上策。”
這時候的楊嗣昌顯然是說到心底的癢處,在皇帝麵前是侃侃而談,說不儘的意氣風發。
“愛卿以為誰該打,又是誰該和?”
崇禎放下了手中的信件,看著楊嗣昌興高采烈,就差手舞足蹈的樣子,崇禎的內心不禁感歎。
楊嗣昌還是原來的楊嗣昌,到底還是舊時空那一套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隻是這樣的策略害死了原來的盧象升,惹得後世唾罵。
卻不能說這種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不適合當今的大明。
他崇禎是有錢有銀子,卻是變不出糧草,變不出精良的武器,忠誠的精兵悍將,就這樣拿著現在的軍隊去和精銳的八旗軍隊年年硬頂,是得不償失,嚴重挫傷銳氣的。
“陛下,依微臣之見,當下天下之勢可分為“兩打兩和”。
首先談談這兩打:其一便是雲貴地區的奢安之亂,此亂自天啟年間便已存在,而今朱燮元已將奢、安兩家土司的軍隊驅趕至深山之中。此時,動武相較於招安而言,勝算略低。
何況西南還有秦老將軍在,對於奢安兩家土司,水磨功夫慢慢磨就是,卻是影響不了大局。
其二則是陝西的民變,此地民風彪悍,若不采取強硬手段予以鎮壓,恐難以平息。幸得陛下英明決斷,派出了洪承疇與孫傳庭兩位大將前去平叛,此二人皆乃當世之翹楚。
以後若是再出現連續不斷的民亂,隻需要出動四大鎮的軍隊即可,不需朝廷再抽調客兵,勞民傷財。
臣聽聞孫傳庭已經在陝西開始清算軍屯,重新編練新軍,若是成功的話,臣恭喜陛下又得一支強軍。
至於兩和,則正如陛下先前所言,一是對福建海盜進行招安,如此既可避免過多傷亡,又能收編一股可用之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