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閉上了眼,隻覺很難受。
他居然還沒一個農民看得透徹!
“因為技藝屬於經驗的一種,在社會矛盾不激烈,人民的小日子還能過下去的時候,往往技藝是會被壟斷的。
但技藝也是會被突破與傳承的,因為和平時代,人口滋生,統治階級內部就會因為血緣的遠近親疏開始分化。
為一鐵匠,可於十裡之亭,不缺餐食,隻要那些官吏敲詐勒索的時候選擇可持續性竭澤而漁,那麼有技藝的人,就是介於貧苦跟富裕之間的小康家庭。
所以,他們在自己的利益麵前,會選擇成為官吏、老爺們的幫凶,一起欺壓下邊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因此這個時候,這些人,其實很難團結,畢竟能過自己的小日子,誰願意造反?
但社會環境是複雜的,人也是善變的,當你不讓我活的時候,那就彆怪我動手了。
戰爭是洗滌社會階層最有效的手段。
兩漢的世家,經曆了四百年動蕩,到了隋唐,成了五姓七望,卻構不成對皇權的威脅。
但因為曆史的慣性,皇帝會警惕他們,他們也會想方設法謀求在穩定社會環境中的擴張。
隻是他們不會停止擴張,多年傳承下來的經驗告訴他們,隻有擴張,讓氏族子弟廣域天下,才能在亂世中延續榮光。
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人多,心也就雜了。
人欲難填,各有所求,但上升通道,被世家用聯姻、血脈的方式壟斷了。
加之宗法繼承,嫡庶有彆,可庶子也想進步,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朝廷與人民之間的中間層被自然繁衍而分化了,同時也有新的階層子弟上遷,於是新老階級成員之間,需要鬥爭來達到平衡。
例如唐代五姓七望,苦心孤詣多年,差點就要重新恢複昔日榮光了,但卻忘記隋唐是軍事貴族立國,他們有自己的新世家階層。
新老世家既然做不到同流合汙,那就隻能針鋒相對,於是隋唐開辟科舉,為了鞏固皇權而展開了對中間層的分化。
一批,科舉士大夫,出現了。
庶子、新貴們想要進步的階梯也有了,既然開辟了,就彆想要再堵死。
這個豁口,隻會越開越大,直到所有利益階級的平衡被再次打破。
但官位就這麼多,你關隴和五姓世家吃得多了,那麼其他地方的呢?
因此唐代的安史之亂,是關東底層寒門、新貴為了上升階級,而發動的叛亂。
雖然被鎮壓了,但河北三鎮留了下來,成為唐末藩鎮和五代十國最不安定的因素。
之後,關東與關隴之間,安穩過了一段時間,但因為中央對地方的失控,導致了世家開始擴張,連帶著中央都被按住,官員任命權,全在世家利益集團的手中。
萬曆的時候,也是一樣,幾十年不上朝歸不上朝,但你不補官吏是幾個意思?又懶又壞!
權力框架是動態平衡的!你不上,有人上,於是明末和唐末都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地方鄉紳階層的大量出現,徹底壟斷了基層政治,形成了一個個國中之國,這是地方化,是分權,是對中央朝廷不利的。
但,唐代很幸運,黃巢不第。
接著,多年兼並,農民起義。
再然後,黃巢按照氏族誌一一殺過去,徹底掘了當時中國境內平原地區和江南地區的世家,也斷了世家傳承。
曾經的輝煌,一夕散儘,徒留傳說,令人神往,也殺得唐朝轟然倒下。
可明朝呢?誰來做這個人?還是說,任由唐末五代的百年內耗?
五代十國明麵隻有七十年左右的曆史進程,但卻是最凶戾的時代。
到處都在殺人,不僅僅是為了野心,為了權力,更是夾雜了世家的不甘心與士大夫階層的反抗,以及為了翻身成為統治階級的努力。
所以,現在擺在大同軍麵前的就是,一個類似的問題。
基層被最反動的鄉紳階級、世宦階級把控了,若是不清掃他們,基於他們建立起來的新國家,一定會麵臨家裡遍地塵埃,打掃不乾淨的惡劣問題。
他們一旦把控了政權,是絕對不會允許開科舉的,他們會想辦法倒回以察舉製為尊的遴選人才的機製,既定規則,又當裁判,然後還會立起道德治世的牌坊,讓他們的子弟一直壟斷高位,蠅營狗苟。
所以,回望每個時代的變革,每一種製度的迭代,都需要消耗掉每個朝代十分七八的人口。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每場戰爭的開端,都是農民這個被統治階級實在承受不住了。
人與人,不論高低貴賤,生來隻有一點是公平的。
那就是,大家都是一條命。
既然你不讓我活,那就彆過了,一刀砍不死你,再來一刀就是了。
一旦社會上充斥了這樣的戾氣,當權者無法進行結構性分配改革,以緩解人民生存跟中間食利階級,也就是官吏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過分的侵占。
那麼起義在所難免。
於是,孤起義了。
但這一次,孤比曆代農民起義者都更清楚,那就是殺人不能亂殺,必須找到我們需要麵對的敵人,然後對他們快速斬首。
很多百姓都是無辜的。
可中土的每次大規模起義,需要三代人去彌合傷口,這是鐵律,因為隻有三代人,才會逐漸放鬆警惕,畢竟經曆了那個最亂,最昏時代的人,也差不多都死完了,話語權轉移到了下下代沒有經曆動亂的人手中,社會也恢複了平靜,追求也就變了。
所以,接下來,士紳階級,顫抖吧。
既然你們讓我們這些底層農民都活不下去了,那就都彆過了!”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