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思索。
王三並沒有插嘴,他要試看一下,明朝的文武合議有沒有用,不過照著現在的局麵來看,應該是沒用了。
除了跟他一起打天下打出來的武將們還有思考,那些文官一個兩個都是呆頭鵝,都很懵圈。
其中更有人上前道“啟稟陛下,臣不敢苟同征伐之言。時下前明崇禎帝儼然投降,遵循周禮,這些將官也都是我朝子民。隻需遣使招降,必然歸心來附。”
此言一出,很多人都愣住了。
忽的,賀天岸走上前兩步,皺眉問道“遣使你去?”
這……
這個官員一愣,沒想到會這麼說。
“你叫什麼?”王三好奇的問。
“臣孫之獬。”這人趕緊回答,雖然低眉順眼,但表現出了興奮之色。
被問名字了!
聞言,王三皺眉道“不對,你不是在崇禎元年,就被崇禎以閹黨削職為民,回鄉居住了嗎?怎麼會在京官之列?”
“啊……這……”孫之獬傻眼了。
沒想到王三會知道他的身份來曆。
左右一些朝官,也都是心下一凜。
紛紛低下了頭。
王三掃了一眼朝堂如此動作的人,然後看向劉芝。
不多時,劉芝從左右拿來了一些情報,來到王三身邊遞上來“陛下,這是最新的消息,臣還未閱覽。”
王三拆開,看了兩卷,就找到了因由“韓爌……在哪?”
“臣韓爌……在。”韓爌跪在地上。
王三又看向了西邊的幾個,一一念名字,不是閹黨官員,就是其他一些被崇禎清理出去的家夥。
好家夥,王三讓下邊去招獻前明曾經在京的官員,結果就招納出了這麼些東西。
吏部尚書,王仕湖嚇得上前來報“陛下。這些人都有些才的前明官員,而且他們都自願協助大順的土改,有些甚至付出了不小的協助,都算有功……並且山東籍貫的不少,他們也已經寫了書信勸家人獻土……”
王三冷冷看著自己這個侄孫,冷哼一聲“若不是你沒有收賄賂,朕這會兒就扒了你的皮!既然是功臣,你是怎麼安排他們的官位的?”
“臣,失察不力,請陛下恕罪!”王仕湖連忙跪下。隻是他聽得出來,王三這話可不是說他辦事不夠好,而是對他沒有將名單上報給他不悅。
這一次王仕海一個招呼都沒有打,就把一堆的天啟、崇禎交替時期的閹黨官員全部招上來。
怎麼?是想要再來延續黨爭?
看來是這些年打得太順了,王仕湖他們都喪失了該有的政治敏感性。
“陛下,臣等都是忠心大順之人……”韓爌出來準備辯解兩句。
就被王三揮手打斷“你們很好,朝廷需要你們。”
一言出,這些混進來的前明官員,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去地方吧。”王三繼續說,“安排一下,看看哪邊缺官,讓他們好好的磨礪一下,等下一次崇文閣再見,你們身上的舊有身份也就洗滌了。”
一聽這話,年紀尚小的官,都露出了笑容。
王三居然期待他們能進崇文閣。
要知道大順政權的崇文閣,那可是需要安然度過三年,有所政績的官員才能入學的,皇帝還經常會進來給他們授課,或者交流。
要是能在這個時候簡在帝心,那對於他們的仕途,就會有極大的進步。
但還有一些年紀大的,表情明顯有了變化。
緊張、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