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整個中國直轄區域的治安戰還在繼續。
主要是土改,需要動太多人的蛋糕,而且地方上的一些宗族表麵上選擇跟大順合作,但私底下分出去的土地,又被他們用宗族作為理由和借口收了回來。
這種情況,王三也不好插手。
因為這些土地,都屬於個人,他們用出租的借口合並到一起,朝廷也沒辦法完全阻止。
還得想其他辦法。
況且征稅的問題上,上下還是安穩的,沒有出現大亂子。
畢竟王三征收的稅,就是土地稅,將每個村內的地皮全部統一到一起,然後按照人頭劃拉宅基麵積之外的土地,統一分為耕地、林草地、河灘等土地性質。
接著所有土地每年的稅金直接攤到村裡。
按照多餘宅基稅金最高、耕地租金次之、林草地再次之的方式去給下邊開上稅的方法。
誰家多吃多占,那就收誰的,村裡的官吏要是欺上瞞下,到時候激怒了百姓,最先被乾掉的就是他們。
因為每年的督稅使,都是從軍區裡直接調本地退役充任稅警的。
換而言之,呆在本地軍區一段時間,基本上都對本地的官場情況了如指掌。
而且充任督稅使,乾係稅警們未來的升遷道路,辦好了就是乾吏,升遷快,乾不好就隻能在履曆上留下汙點了。
可以說,這批退役軍人銓選出來的稅警,基本都是鐵麵無私的。
畢竟他們乾完這一票,大體就是半年,算是試用期,乾完就要被調往其他地方任職,並不會直接留在這裡。
所以有軍隊在背後督稅,大順的稅收能力直線上升。
“陛下,夏稅押解進京了。財部送來了章程,北方諸省,約莫上稅兩千九百六十萬兩白銀。”
正在充當吉祥物的崇禎,在朝堂賞一聽北方諸省,居然能上稅近三千萬兩白銀,整個人如遭雷擊一般。
要知道,大順的財政是準許本地截流一部分的,雖然截流的財政必須要統一存在本縣銀行,由本地財房、財局、財廳進行統管和審批支用,但饒是這樣,在天啟、崇禎連年賠錢的北方諸省,居然能上稅三千萬!
這簡直……太可怕了!
王三拿來了章程,稍微翻了翻說“寧夏、綏遠、察錫、嶺西、單於、高車、符天這六省一府的商稅抽成高了。讓本地的鈔關降三到十個百分點,所缺的那一部分,由朝廷補貼。鼓勵關內行腳商去北麵貿易。
另外,高車、單於兩省的礦業,準許百姓去勘探之後私營。自行勘探,租契可以達到三十年,若是發生轉賣、主體交割,隻能封頂賣出十年。
所以,礦業公司私營,所有賦稅,全部由兩省接管。”
王三說到這裡頓了頓後又說“還有就是寧夏、綏遠、察錫、嶺西、符天五省的農牧業,必須鼓勵和加強補貼,往後貿易集散短時間內,就放在這五省進行。
等之後關內完全清理完了,開始大規模鋪設鐵路之後,這五省就作為冶金業的初步冶煉中心。
關內的黃河改道事宜也要提速了,財部額外給直隸省、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撥款三千萬兩白銀,準備進行黃河改道入渤海的事宜。
想要發展工業,直隸的缺水問題,必須解決。
所以接下來北黃河故道需要儘快勘測,發動人力,開始大興水利,記住全國範圍內,停止勞役,從此之後除非戰事,否則勞役一律廢止。將工程承包給建築公司,至於建築公司的資質,優先安排給第一批退役的軍人。
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轉業入官衙的。
建築公司的培訓學校,之後朕會以私人的名義創辦技術大學,開始逐漸敲定行規。
至於勞工肯定是雇傭關係,乾活就得管飯給錢。當然錢可以少給,但該吃的東西不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