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等他們說出什麼話來。
身穿玄金龍袍的王三,已經出現在了鑾位上。
眾卿家行禮後起身,王三依舊坐著,他們則是站著。
畢竟順天府的皇宮越修越小,根本擺不下椅子讓所有人都能坐下。
“今日除了例行的朝覲,各地的發展報告之外,就隻有一件事。”
王三開口說“先說這件事吧。劉藻。”
王三說完,邊上的一個太監趕緊上前。
明順交接的曆史進程中,有一大群太監沒有被清算,王三也沒放走,而是留置在順天府紫禁城內。
他已經不再這裡長居,這些太監也沒旁的去處,便留下來養護整座紫禁城了。
王三可是花了不少錢將紫禁城維修了一遍,而工人就是這些留下來的太監。
劉藻他們這些知道前明舊製的老太監,更多是充當傳話筒的作用。
畢竟該有的禮儀還是得有的。
所以,本來不該這麼早出現的太監傳旨,就出現了。
“奉天應民皇帝詔曰武昭縣子,鳳儀衛指揮使楊氏,彰文攸德,溫婉淑質、嫻雅端莊,著,冊封為後,六宮表率,為天下之母儀。內馭後宮諸嬪,以興宗室;外輔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賢臣。使四海同遵王化,萬方共仰皇朝。欽此。”
劉藻宣召完畢,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興奮的高國侯楊發,以及他們這一係的人。
王三還是兌現了諾言,將楊阿妹娶進宮了。
而楊阿妹站在女性子爵堆裡,俏臉紅撲撲的,左右女子都給她打趣落來眼神,羨慕嫉妒都有,但更多還是祝福。
當然,這麼一搞,讓不少前明的投奔來的臣子微微皺眉。
王三居然將一個有官爵在身的女子迎娶進宮當皇後?這算開先例了?
不好吧。
本身牝雞司晨位列文武班列就讓人詬病,要不是有軍功傍身,隻怕早就被罵死了,現在還被皇帝迎娶。
這叫什麼事兒?皇帝難不成還想加強女性地位?
本就已經夠卷的官場再來女人的話,豈不是要更卷?不妥啊!
隻是,他們剛想要開口,就看王三擺了擺手說“朕與阿妹,自小相識,未得勢之前,便有約定。如今天下從打天下變成治天下,也該有所變化。阿妹,你且上前落座。”
王三招了招手,讓人在下手座安排了一張椅子。
楊阿妹趕緊謝恩,然後穿著官服就落座了。
大順的官服與明代的寬大不同,大順比較修身,或者說版型比較正,因此是需要身材支撐的,哪怕是女性所穿,也會因為身材的緣故,而呈現不同模樣。
楊阿妹雖然不是生得極美,但多年的軍伍訓練,也讓她身材勻稱,身穿官服的時候,英氣十足。
坐在這裡,氣質倒也撐得住場麵。
“好了,朕已經立後,後續的流程,照著常例走吧。”
王三擺了擺手,並不在意下邊的群臣有什麼看法。
這點威望他還是有的。
一聽這話,之前想要上前勸諫的全都住嘴了。
當然也有心思活絡的,也品出味兒來。
王三的一舉一動,都是政治意味啊!
皇後楊氏,除了跟王三青梅竹馬,看起來情比金堅,但最重要的是,皇後楊氏有自己的功勳、爵位、官職。
換而言之,她並不是花瓶。
皇帝立此為後,也是給所有人打樣,未來想要跟太子、皇子聯姻,女方沒點才能本事,隻怕是不成了。
看來,本朝外戚之事,唯恐愈演愈烈。
眾人目光交錯,一些人已經發現,如今的大順,一隻腳踏入了漢初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