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之後,如果蒸汽時代過渡到了電氣時代,這個變革周期就是十年。
要是還有下一個時代,速度還會縮減到五年。
再來一次變革,就是三年。
快速的變革,需要容錯。
中國極壁如果完成,大順的容錯空間,就是支撐變革的底氣。
就算不成,還有藩屬可以轉移矛盾。
但藩屬們呢?就算他們有機會快速攻占幾百萬公裡的土地,但二十年正好一代人,新一代出現就意味著新的競爭出現。
同時,對中國藩屬的態度,朝廷秉持的一直都是眾建諸侯少其力,推恩令是肯定跑不了的。
這就意味著,中國之外的土地,注定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撐理科的變革。
畢竟推行理科的核心之一,就是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變現。
比如蒸汽機,現在的鐵路就是它們的變現。
而小國注定玩不動的。
就算僥幸有了變現的機會,以中國的工業體量,完全可以形成價格優勢,對小國傾銷,用廉價工業品直接摧毀他們的工業體係。
所以,下一個時代的玩法,拚的是農業、工業、人口。
其中農業、工業、人口的具現,就是對市場的支配,背後牽扯了商業,而商業存在的目的,是資源的配置。
換而言之,朝廷還是會繼續重農抑商,但並不是打壓商業,而是打壓商人及背後勢力對資源的配置能力。
資源,包括土地、礦業、水源、河口、港口、人口等等。”
王三說到這裡,看著他們若有所思的模樣,也是笑了笑。
先喝了兩口茶,舒緩了嗓子才說道“因此,這些東西,等百年之後,就會明牌打出來。但在這一百年內,需要保證中國的唯我獨尊。”
“陛下……這……”劉護張了張嘴想說話,但被王三擺了擺手打斷。
“不要總想著敝帚自珍。”王三看劉護說,“世界是螺旋上升的。不管打多少彎,最後都是會上升的。
這就意味著,前進不可避免。
儒家也不否認持經達變,隻是認為變革不能激進,要穩中求進。隻是這個理念,不算太好,因為儒家這麼一搞,被曆朝曆代統治集團曲解之後,就變成了一切交給百姓去變化,直到他們無法忽視了,才通過變法或者改朝換代來變革。
每一次變革的背後,都是天下戶口十不存一的損失。
所以,大順朝廷,要承擔將目光發展放在長遠的地方。若是無法接受中國的變化,就去藩屬吧。
這就是為什麼要文理分科的核心之一,文科承擔的就是糾偏和對外輸出,加強對藩屬文化、經濟的控製。
藩屬要跟中國建立更加強的經濟聯係,和中國土地變革的宣傳,這背後需要文科官吏,將大順中國的美好,傳揚出去,並且加強藩屬對中國的向心力,防止藩屬完全脫離中國,成為新的族群。
聽了朕說這麼多,都有什麼想法沒?”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