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閣。
大學士第悉丹迥旺波在值,他原本昏昏欲睡,結果看到了走進來的劉若愚,趕緊起身“可是宮內有急事?”
“隻有一件事。”劉若愚將王三的交代拿出來。
第悉丹迥旺波拿來一看,臉色微微凝重了幾分“陛下沒有說理由嗎?”
“沒有。”劉若愚微微搖頭,有些內容他不該記,也不能記。
哪怕王三說得很清楚了,是因為有人挪用了教育經費,王三不滿了,順道敲打敲打那些讀書人,但今年為什麼挪用教育經費?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從去年末到開春的文理分科鬨的。
這半年下來,文理分科之後,文科教育經費大幅縮減,而理科教育經費被上下各個環節盯得死死的。
畢竟理科學校需要重建很多東西,從校舍、操場、圈地,都是花錢的地方,也都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每個人都能從中吃到便宜,自然是不可能讓那些文科生員上下其手。
所以,他們隻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了掃盲的經費。
掃盲並不是什麼高深活計,但經費卻不少,挪過來用,足夠讓文科教育經費回到被砍掉之前的數量。
因此也有人說,哪有這麼多的巧合,皇帝給泥腿子掃盲的花銷,就是直接從文科手中扒拉出來的。
他們隻是物歸原主。
很多讀書人都這麼想。
然後他們用起來就肆無忌憚。
但很可惜,再肆無忌憚,也得迎來製裁。
縮短了原定計劃時間的事情,王三也沒少乾,畢竟任何計劃都得應對變化而使用,臨時加碼、修改,也是常態。
現在,任務時長縮減,就意味著那些主管學政的官員,想要不掉帽子甚至腦袋,就得挪用錢財。
理科的萬萬是不敢,那麼最後還得從文科手中拿。
之後就是狗咬狗的戲碼。
第悉丹迥旺波寫著章程,微微搖頭說“這大順的官雖然沒有明初的官兒難當,但稍有不慎就是群起而攻之。以此就是數百烏紗帽掉落,不僅要乾事,還得走政治,看得真心累。”
他發完牢騷,寫完章程,天都亮了。
新一個直閣的大學士賀天岸來了。
除了他之外,還有崇文閣的官員。
崇文閣現在已經事實成為內閣的秘書,畢竟除了修習大同,他們還得承擔文書工作。
朝廷有什麼變動,他們也是第一時間知道的。
當他們看到了王三壓縮了掃盲宣布結果的時間,一個兩個冷汗都下來了。
尤其是今年才入崇文閣修習的官吏,他們很清楚地方上發生有什麼事情。
挪用掃盲經費的事情,不止一個縣有相關問題,如今王三直接縮短時間,就足以乾掉一大批不聽命令行事的官員。
若是貪汙腐敗,要掉腦袋;若是挪用調用,要貶官品;若是辦事不力,也要記過。
牽扯的都是官場上下大部分人。
“議一議。”賀天岸作為主位,看著這一期崇文閣官吏。
王三的崇文閣製度,一開始確實是想著跟講武堂一樣,當做官員選拔的利器。
但隨著國家的統一,王三不得不根據現有的情況調整崇文閣作用。
崇文閣內的官吏,來自天南海北,小吏和官員都有,通常修習期一年到一年半。並且相當時候是會參與內閣的部分工作,尤其是參議行政政策。
這種時候,就是他們未來升遷和發展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