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風暴(下)_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0章 風暴(下)(2 / 2)

相較於現在城市內的戶籍,鄉村戶籍反而更值錢。

很多儒生在前朝多少有點家底,按照規矩是被統一遷往城市落戶管理。但隨著國家局麵的穩定,各地剿匪基本進入尾聲,很多地方出了縣城、鄉堡十裡,遍地都是殘垣村落。

但又修養了幾年下來,已經有一些殘垣重新有了人煙,這些地方已經有很多適合重新建檔設村了,畢竟很多鄉鎮是希望朝廷多開村子,好給他們分擔一下稅收壓力。

王三雖然推行攤丁入畝,但不是按照常規列戶之法,而是將所有鄉鎮土地規模弄好,然後安排給鄉裡。

到時候收稅,直接問鄉裡要,反正土地在這裡,你怎麼攤,那是鄉裡和村裡的事情。

這就導致了鄉裡為了降低上稅壓力,想儘辦法推行合作社、集體社,用這樣的方式降低其中的收稅成本,也排斥一些小農地主,畢竟隻有合作社、集體社,能夠降低鄉裡的收稅成本,若是遍地小農,他們還得下地方扯皮,到時候免不了被彈劾是前朝舊禍死灰複燃的始作俑者。

但戶頭一直都是壓力,畢竟每年朝廷都會用各種理由,拉攏招攬百姓參加建設兵團,經常是一戶戶的被遷走,導致了各地人口增長速度緩慢。

如此一來,鄉鎮裡的人口漲不上來,攤下來的地丁銀隻多不少。

因此才有了將原本被毀棄的村子重新建檔的想法。

而這種由鄉裡直接掌控的村子,並沒有編製,因此也叫自然村。

畢竟村一級的行政級彆在大順也是留檔的,比如農場,比如一些重要節點的設村,這些單位叫做行政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自然村的行政級彆不夠,耕種的土地是國有土地,類似農場,但缺少編製,因此也被地方稱呼為灰戶。

這幾年地方上的發展下來,已經有一些城裡混不下去的人,跑來自然村落戶,開墾荒地。

畢竟原先設立的那些行政村,不會輕易吸納這些自然村百姓進來當股東,來跟他們分一杯羹。

行政村內的合作社、集體社除了是農業公司,還是各種生產大隊,完成原始積累之後,他們已經開始發展其他產業,走上了一條自然資源粗加工的行業發展。

總的來說,自然村相當於小農承包,盈虧自負;行政村相當於集體農業,政策傾斜,話語權更高。

但對於鄉裡來說,弄自然村戶口換來這些讀書人下鄉乾活,絕對物超所值。

畢竟儒生要體麵,但他們的家人要生活。

城市戶口,在這個物資不足的時代,根本不是什麼好戶頭,而是累贅,是吸血鬼。

城市的工作本就不多,很多地方的基礎工業被合作社、集體社、農場、國企等手段截流在城外鄉鎮,並不全往城市彙集。

在城市內,消費並不低,不是商人和有人脈的人,是很難混出頭的。

很多人留在城內隻能當私企工人,而私企就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他們可舍不得用機械迭代生產力。

能用得起機械的,全是國企,背後是朝廷海量的資金投入。

這就是為什麼王三不準外勞大規模湧入關中了。

對自己人都這麼壓榨了,要是再讓外勞湧進來,還怎麼完成生產機械的迭代?

不迭代生產機械,怎麼發展工業?

這背後牽扯方方麵麵,隻是這一次的掃盲風暴的博弈,也隻是整個中央與地方博弈的一角。王三對於這些儒生列戶自然村然後充當掃盲老師的表情不多。

因為要處理他們也很簡單,那就是統一掃盲的教學材料,並且開辦補習班,要求他們經常參加,洗腦都是相對的。

隻要可勁折騰,總有一天他們會忍受不住,就算忍下來了,也沒多少精力給他搞事。

這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江蘇哭廟案,還是比曆史上早了幾年而爆發!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婦科聖手穿進哥兒文學 賦光陰以長空 半島小房東 勾引已遂,京圈貴公子秒變戀愛腦 東北女友是真甜,表白問我抗揍不 重生就是這個樣子的 穿到農門帶萌娃 我在網遊世界成神那些年 人到三十,我家的豪門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