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得賜姓氏入夏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某個多爾袞的耳朵裡。
當他得知覺羅氏是戰國夾穀氏跑到東北的遺孤,第一時間下令改了姓氏為——夾穀。
然後再派人去找吳三桂,請求他幫忙,希望能讓他擔任藩鎮,效法大順在西南的做法,他可以隻要一個公爵的地位。
但這個希冀,很快就被打消了。
因為朝廷下旨,移鎮岱清前往東倭國的越後地區就藩,並欽賜官職為大明龍虎將軍,著他繼承他爹努爾哈赤的一切明朝官職,然後讓他去給朱由檢上貢,同時定位為外藩,再讓朱由檢給多爾袞賜姓朱,賜名獾。
這麼一套打下來,就是在搞事了。
漢城內,所有滿洲貴族愁雲慘淡,聚在一起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怎麼辦?大順鐵了心要打咱們了!”
“沒錯!哪有封咱們大明官職的!還明確是幫助朱由檢封的!咱們現在成了朱由檢的藩屬了!”
“該死!為什麼朱由檢不去死!為什麼他現在還活著!”
多爾袞沉默聽著,一言不發。
多鐸打著哈欠,並不在意下邊的爭吵說“大順皇帝已經明說了,讓咱們移鎮,去東倭國或者東洲。與其在這裡爭吵,不如儘快將各家的資產清點,然後帶著人口去倭國。也省得天天提心吊膽。”
“你!”
“多鐸!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倭國那片地界,窮得狠,去了能有好日子過?”
“有沒有好日子過,誰也不知道。但總比呆在這裡挨打要好吧?他們隻給半年時間,半年之後就是秋收,到時候大軍南下,咱們就再無退路了。”多鐸嗬嗬兩聲,對於威脅一點都不看在眼底。
眾人是敢怒不敢言。
大順的軍隊保持了對四周族群的絕對碾壓,不僅僅是武器,更是後勤,以及龐大的少族軍團。
大順絕對是既大唐之後,新一代的少族軍團使用者,一個團一個團的從四方拉來,然後投入一個個戰場之中。
漢人之神勇他們也是心知肚明的,四夷的無用他們更是了如指掌,跟著大順打天下,最後也是回到老家,將族人鄉民勾搭出來,成為大順在四方擴張的一份中堅力量。
岱清不是沒有騷擾過大順的朝鮮北四郡,多爾袞和多鐸就帶人去劫掠過,然後被打得滿頭包,為了恢複實力,欠了一屁股債。
要不是借來的兵馬和錢款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否則他們也不會現在鋌而走險,徹底跟豪格集團撕破臉。
畢竟滿洲的核心底色是八王議政,說到底就是軍事貴族集團大會,豪格又不能帶著所有發財,到時候岱清一分為二,他當新羅王就是,一樣能苟著找機會。
這也是臨近中國的小國生存之道,要麼沒有威脅的苟活,要麼就當狗為中國前驅。
結果……牽一發而動全身,隻是大順決定移鎮他去倭國,還是讓他沒有想到的。
“真要去倭國?”多爾袞看向多鐸問,“你最近跟大順來的商人交流多,他們打算做什麼買賣?”
多鐸已經成長了些,沒有了往日那種躁鬱,尤其是被大順連續打擊之後,徹底從不滿變成了順從,眼神都清澈了很多。
行為舉止也懂得利益導向了。
“大順平了西域。”多鐸沉吟了兩句說,“黃河工地上的一些表現好的倭人,朝廷準備給他們改頭換麵一下,發去西域挖掘坎兒井。
所以,淮北乾渠治理、中原百座水庫大建設,需要一千萬到兩千萬的勞力為期十年的建設周期。所以,朝鮮、倭國人口,大順想要全吃下來。
但東西倭國的貴族不想全賣了,因此需要我們去當這根攪屎棍,徹底將倭島變成戰場。同時洗掉倭人,徹底將倭島換種。”
“嘶——不是說倭人已經賣去大順兩三百萬了嗎?再加上見年前就開始清理的朝鮮近七百萬的人口,他們都多加了一千萬人口還不夠嗎?”
莽古爾泰大驚,整個人都麻木了。
“不夠。朝鮮七百萬人,大部分都去了東北諸省、高車、單於、符天、西域、西番諸省填補人口缺額,區區七百萬人灑在這麼廣大的土地上,也隻是杯水車薪。
而兩三百萬的倭人,更是隻有百來萬左右還活著。
黃河工地上的倭人死亡率奇高,有些工地上的人拐帶大順百姓去下河道,攪得皇帝大怒,據說殺了三萬餘人,這才算是止住了全國拐帶之風。
所以,這一次的淮北乾渠治理和中原百座水庫,全部由朝廷工部水利分局衙門直接承建,這些勞工進去之後,這輩子就隻能待在水利局內,直到退休。而退休年紀,至少六十歲,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機會。”
多鐸嗬嗬兩聲,“大順皇帝開啟太多項目了,朝鮮倭國兩千萬人口全部填進去,也就是聽個響。按照漢人那邊的估計,大順至少需要動用上億人次,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