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勞工貿易,又得劉茄歌這樣的老手上了。
他去呂宋呆了半個月,轉頭南下進入蘇祿邦、波尼邦、文萊邦、井裡汶國、巴厘國、底問國轉了一圈。
跟本地的一些貴族、蘇丹達成協議,他們負責弄來人口,每年大順船隊來一趟,不管多少人,明碼標價,全部都要。
如此一來,本地的這些外藩、朝貢國,立刻化身捕奴隊,深入了曾經不敢深入是雨林,不停的抓捕奴隸。
男奴、女奴的貿易,人為的篩選,連帶著本地的人口大幅度下降。
但對於這些貴族來說,無所謂。
本身他們就是從西邊過來的阿拉伯、天竺領主,他們是貿易民族,隻要錢給夠,他們什麼都能做,更何況抓的還是一些島上不服從他們管理的土著與部落。
劉茄歌才逛了一圈回來,發給北方的軍報就顯示,他簽了百萬左右的訂單,還派人問詢關內各省,看看哪邊的男子偏多缺婆娘,他這裡可以幫忙,但前提就是必須用鋼鐵等資源來換。
南海艦隊的船,自然是越早下海越好,很多造船廠都是先給能調撥物資的艦隊先造。
換而言之,有錢沒用,鋼鐵、木材、麻繩、帆布不來,就彆想儘快下水了。
資源,才是整個大順運行的底層邏輯。
有了這個底層邏輯在,諸如劉茄歌他們這樣的艦隊提督,隨船都會帶著勘探人員,到了一座島嶼就勘察,確定有礦就敲定下來,抓緊上報給國家。
接著看看島嶼地理位置,好的地方朝廷直轄,雞肋的地方發給諸侯封建。
隻要人過去,礦挖起來,海軍就能庫庫下餃子。
不然,真等著時間過去,其他幾個兄弟艦隊,早就成海上巨無霸了。
就算是想吃好的,都趕不上熱乎的。
這就是大順艦隊的生存之道,雖然不能直接經商,但海軍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是很難完全管住的。
隻要不涉及走私,保持艦隊輪換,必要的時候將艦隊的番號整體換一套,直接從這一條航線拉走,想來戰鬥力還是能保證的。
如此,大家夥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切都是莽荒,也一切都在重新締造秩序。
最後劉茄歌抵達曼穀港。
這裡距離暹羅的國都大城,其實隻有二十裡地。
畢竟這個時代本地開發不完善,水土流失不嚴重,曼穀比曆史上的距離,差了五六十公裡,隻是起名字的時候,王三順手用了一個習慣的稱謂。
所以劉茄歌上岸,騎馬一個時辰,帶著五百人直接進入暹羅王宮。
暹羅王巴塞通被嚇了一跳,得知是大順來人,更是瑟瑟發抖“不知……不知大人,此來,所謂何事。”
喜歡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鬨革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