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皇子將他們的想法上繳。
王三看了看,然後就丟給了群臣去傳閱。
這一次,沒了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阻攔,所有皇子背後的勢力,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全都將心之所向,各種主張都列了出來。
現在,群臣傳閱之後,聰明人也看出來了各家的底線。
也看出了皇帝的手腕。
果然,皇帝還是那個堅持“求同存異”的人。
除了一些底線之外,剩下的都是為了發展而做出的妥協。
各家心緒都通曉之後兩個月,新一輪的大朝會的中期複盤、準備、驗收要開始了。
因此來自全國各地的主官,都帶著代表團進入順天府。
來到了帝國的核心。
他們在通州下車或者下船,然後一抬頭,就是通州大酒店的高樓。
十三層的高樓,配有水塔與暖氣,這裡也是每次集中全國代表團的招待所,更是藩屬國也駐留的地方。
藩屬國是有資格參與開會,但討論與否,就是兩回事了。
“突突突——”
黑煙滾動的煙囪下,是蒸汽機車正在拉著人貨穿行。
寬闊的大馬路上,已經看不到多少牛馬車了,基本上都是蒸汽拖拉機在運轉。
所有人都在忙。
哪怕天氣寒冷也在忙碌。
畢竟工業化體係之下,機器的每次停擺,所帶來的損失,那都是無法估計的,因此順天府的核心工業區,基本上都有電燈輔助了。
三班倒已經開始。
隻要煤鐵、能源足夠,通州、天津、永平等地一天所生產的鋼鐵,就是大明巔峰一年的產出。
然而,這種鋼鐵產量,對於大順要發展的土地和地方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
多爾袞呆呆站在天橋,看著下邊穿過的火車,車上拉著的是鋼鐵,是一車打造下來,足以武裝數千人的鋼鐵。
然而,這種鋼鐵在大順這裡,居然是用來搭建橋梁和建築用的。
這種無力感,隻有親自來一趟,才知道他們滿洲國是沒有機會打贏的。
甚至他們現在連統一東瀛的機會都沒有。
“彆看了,走吧。”多鐸拉了拉他,歎息一聲,“大順的發展是一日千裡的。彆說你了,就是大順本地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大順突然就發展成現在這模樣了。
鋼鐵跟不要錢一樣,源源不斷的投入建設。
更可怕的是,大順一些報刊做過論斷,若是大順將一些生產線投入軍事之中,一天生產的炮、車,足以平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大順之所以沒有對外全力擴張,是因為人口限製了。
工業化,真的很可怕。
我們就算想要學,也會因為零件被限製等原因被否掉。
按照大順的發展流程。
內藩與藩鎮會在五年之後,允許采購零件,自行組裝蒸汽機。
外藩則需要十五年後。
朝貢則是需要二十年之後。
若我們不想敗落,最快也要等十五年。得想辦法,進內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