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的話,字字千鈞,砸在諸位講官的心頭,這些情況,難道他們不知道嗎?他們都是千軍萬馬從科舉這個獨木橋上過來的,其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清楚的。
尤其是高拱,他以中興大明為己任,對朱載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現在聽到朱載坖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大明眼下最大的弊端,自然是極其高興的。
高拱到門口看了一眼,才過來說道:“殿下能夠看到此處,則是我大明之幸也。殿下不必心急,日後會有機會的。”
對於高拱的話,朱載坖不置可否,他很清楚,即便是現在,講官們還是不太同意自己去南京的,沒有講官們的支持,朱載坖就是到了南京,也隻能遊山玩水,不能乾什麼事。
在朱載坖的計劃中,利用倭寇南京隻是他的第一步,解決了怎麼離開京師的問題,還要有第二步,就是怎麼從嘉靖手中獲取權力,沒有嘉靖的放權,朱載坖就算到了南京,東南的文武大不了把他高高拱起,束之高閣罷了。朱載坖必須要從嘉靖手中獲得權力,有嘉靖的授權,才能辦事。
朱載坖知道,嘉靖剛剛繼位之初,除了搞大禮議之外,也是做了不少正事的。武宗登基之後終日酗酒,顛倒迷亂,導致大權旁落,劉瑾、錢寧、江彬等人粉墨登場,相繼控製中樞政務,引導武宗微服出訪、大興土木建造豹房、強搶民女、大肆兼並民田濫設皇莊,這使得原本自孝宗以來積壓的吏治**、體製僵化、土地兼並等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嘉靖以藩王繼統,並非久居深宮的皇子,他作為地方藩王在即位之前生長在安陸王府,對於武宗時期的弊政有著深刻認識,在其即位之初就指出:權奸曲為蒙蔽,潛弄政柄,大播凶威,並表示茲欲興道致治,必當革故鼎新。
在嘉靖的支持下,張璁、桂萼等人相繼入閣,他們在被重用之前長期處在地方,所以了解百姓疾苦。故而開啟了嘉靖革新的序幕,最終使得嘉靖初年政風為之一正,出現了百吏奉法,苞苴路絕的局麵。
然而隨著張璁的去位,嘉靖開始懈怠起來,對於政務沒有這麼上心了,張璁對於嘉靖,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大禮議之初,嘉靖勢力最弱小的時候,是張璁第一個公開站出來支持嘉靖的,在議禮諸臣中,張璁是嘉靖最信任的。
而且在嘉靖朝的這麼多首輔中,也隻有張璁有這個嘉靖的心腹之臣能夠勸阻嘉靖的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雖然張璁有黨護郭勳、構陷夏言這兩個汙點。但是從張璁阻止興獻帝入主太廟、救張延齡等事件上也可見張璁對嘉靖並非是一味的阿諛順從。這一點上,張璁比之夏言、嚴嵩不知道要高幾個檔次。
同時張璁手腕強硬、富有才乾能夠穩定朝堂,推行改革,安撫黎庶。在嘉靖的支持下,張璁敢於打擊外戚、中官等群體的勢力,這是張璁之前的首輔費宏、楊一清無法做到的,同樣其清正廉潔、勇於任事也是鮮有人能夠與之相比。
然而強悍如張璁,因為改革與反腐損害了皇親國戚、太監、官吏、權貴階級的既得利益,不能不引起他們的仇恨,彈章不絕。但由於他一切秉公,亦奈何他不得。張璁幾次致仕離京,猶如一介寒儒。他一再告誡家鄉族人不要因他在朝做高官,便倚勢淩人乾不法事。他居朝十載,不進一內臣,不容一私謁,不濫蔭一子侄。
嘉靖十八年,張璁去世,嘉靖非常傷痛,同時也有些疲倦了。登基十八年以來,嘉靖這十八年可以算得上勵精圖治,整頓朝堂,他本來對張璁寄予厚望,沒想到張璁去世後,當年的議禮舊臣也紛紛去世或致仕,沒有了這些議禮舊臣的支持,單靠嘉靖一人,實在是難於和整個朝廷抗衡。
同時嘉靖也感到疲倦了,自從嘉靖二十年起就開始修玄,壬寅之變後,嘉靖更是長居西苑,除了自己的親信大臣之外,不見任何人,對於政務,更是沒有以前那麼上心了。
但是朱載坖想賭一把,朱載坖認為,嘉靖從始至終還是沒有徹底放棄作為皇帝的義務,若是嘉靖真的開始擺爛,就不是這個造型了,嘉靖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好聖孫朱翊鈞一樣,直接怠政,長期不接見大臣,不親行時享太廟,長期不搞經筵日講,不及時處理大臣奏疏等。
雖然嘉靖不怎麼接見非親信大臣,但是他的親信大臣每天都要召見,處理政務也非常及時,嚴嵩、徐階等人常年在西苑通宵達旦的處理奏疏,數十日不回家,嘉靖對於政務,還是沒有懈怠的。
所以朱載坖認為,在嘉靖心中,還是有一點明君的火焰了,隻是由於長久的失望,選擇了就此罷手,對於朝廷和地方上的那些醃臢事,嘉靖並非不知,但是實在是懶得處理,朱載坖想借由南京倭寇一事,激發一下嘉靖那久已沉寂的明君之心。
嘉靖當了這麼多年皇帝,乾綱獨斷,對於大明的很多弊端是心知肚明的,隻是不願意去處理罷了,現在嘉靖的態度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隻要自己有錢修玄,朝廷大體上安定,他也不想管臣子們撈了多少錢,一切都隨他們去,算是和文官集團達成了一種另類的和解。
我修我的玄,你們彆給我添亂,就能相安無事,要是誰搞得萬壽帝君都不能安寧的修玄,以大明之大,都放不下一張供桌的時候,那嘉靖也不介意大開殺戒。
朱載坖希望搏一搏,如果嘉靖心中還有一點想留名青史的想法,嘉靖應該會同意朱載坖去南京並且給與他權力了,隻要有嘉靖的支持,朱載坖不介意當一把孫猴子,在東南大鬨天宮。朱載坖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之後,講官們臉上都是一片震驚之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