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玉走入大營,笑吟吟地朝王詡拱了拱手,“殿下,彆來無恙。”
如今形勢比人強,長孫玉心知自己得姿態放低些。
“吾兄快坐,不必多禮。”
王詡則笑得一團和氣。
長孫玉日後還有大用暫且不提,王詡本身也不想落個盛氣淩人的名頭。
二人一番寒暄後,王詡步入正題。
“我計劃一個時辰後助吾兄重回大魏,誅殺逆賊,屆時鐵帥隨行臨陣指揮,大燕將士會扮成大魏守軍直入魏都,借大朝會之際一舉奪位,一路上吾兄可高枕安臥,靜候佳音。”
聽了王詡的話後,長孫玉臉上不見半分驚訝之色,他似乎早料到會有這般結果。
“如此,他日我登臨帝位,真不知如何感謝賢弟。”長孫玉嗬嗬一笑,攏了攏衣袖,說著便要下拜。
“吾兄這是何意?”王詡忙是笑著阻止了他,“燕魏乃兄弟之盟,兩國又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屆時吾兄登臨大位,咱們兩國還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不知賢弟有意與我國合作些什麼,愚兄願聞其詳。”長孫玉雙眼微眯,眼中鋒芒一閃而逝。
“孤從天山歸來,深知其為寶地,可以大大增強修士戰力,隻是這麼多年大魏人力並不夠,故而開采金屬很少,而我大燕又對稀有金屬的需求不小,所以我認為待吾兄登基後可以加強修士間合作,將天山變成燕魏共同開采金屬的寶庫。”王詡誠懇地說道。
長孫玉皺了皺眉頭,這要求有些獅子大開口,可是礙於形勢,他又有些糾結。
原本欲忍著心中不適勉強答應,卻又聽得王詡補充道:“但燕魏乃兄弟之盟,大燕不會白占大魏的便宜,故而孤回去會稟明父皇,對大魏開放靈獸山,這樣兩國修士互利互惠,何愁不興?”
長孫玉不禁生出慚愧之感。
王詡開出的條件對魏國很是公平,他剛剛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如此極好,賢弟有心了,若我真能登臨大位,定會這樣做。”長孫玉一口應下此事。
接下來王詡又與長孫玉敲定了不少關於貿易合作和文化交流等等事宜。
他本就沒想占魏國的便宜,王詡用這些密切的利益合作將燕魏擰成一股繩,這樣即使日後魏國帝王想要站在燕國的對立麵,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損失。
長孫玉也看出來這一點。
不過他很高興。
沒錯,他麵對這些合作事宜,反而很高興。
因為這些事宜從利益的角度上來看,對大魏隻能是好事,雖然日後可能會和大燕綁定,但是他看到了王詡身上那股雄才大略的領袖風采。
在他看來魏國經曆這一場內亂後短時間之內隻會國力大損,所以暫時躲在燕國的羽翼下也並非不可。
更何況這些事宜也的確對大魏朝野上下都有益處,又並非是喪權辱國的單方麵條約。
所以他自然會答應。
至於日後燕魏會不會翻臉,長孫玉隻能說這種事情太遙遠了,他得先當上魏帝再說。
“此番合作公平公正,不占大魏半點便宜,當真稱得上是互利互惠,願燕魏兄弟之盟愈發緊密牢固。”待到一切敲定,長孫玉由衷感慨道。
“愚兄必須讚賢弟一聲,有古君子之風。”
“既為盟友,那這些便是本分事,大燕從不會做仗勢欺人之事。”
王詡拱了拱手,“若無他事,孤便告辭了。”
做完一切後一股腦湧上來的疲倦勞累侵襲著他,加之不確定春秋學宮何日來尋自己,即便王詡是精力充沛的逍遙境強者,此時也有些吃不消了。
“好,好!賢弟路上慢些,靜候愚兄的好消息吧!”長孫玉開懷大笑。
麵對即將到手的帝位,長孫玉焉能不喜?
帳外雪越下越大,鐵龍城將王詡送上了馬車後便指揮著各部有序進軍了。
身著魏甲的燕軍將士們悄無聲息地來到虎門關前,宇文及放下吊橋,將燕軍領入城內。
城中早已吩咐過宵禁,所以麵對身著魏甲的大股燕軍入城,百姓們也隻當是魏兵巡查,沒放在心上。
長孫玉則是笑著和宇文及打了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