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姓高門,崔盧鄭王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姓高門,崔盧鄭王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姓高門,崔盧鄭王(1 / 2)

divid="tet_c"「阿舅慢走!」李絢將絮絮叨叨半天的趙鞏送走,然後才回身,朝後院竹寮走去。

「王爺!」孟勝無聲無息的出現在李絢身側,低聲問道:「不知王爺是否要往蜀中寄信?」

「嗯?」李絢轉過身,皺眉看向孟勝:「勝叔,阿娘囑咐過你?」

「王妃說過,郎君的終身大事緊要,要我等都不要怠慢。」孟勝話說的很含蓄,但就是那個意思。

李絢擺擺手,一邊往後院走,一邊平靜的說道:「此事還未有定論,一切等三日見麵之後再說,若是不成,豈不是讓母親空歡喜一場,而且稍有差池,得罪了左相一家,也不是好過的。」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劉仁軌雖然已做到宰相,但他的氣量可沒有們想的那麼大。

「不過此事總是有所眉目,雖不至於是五姓七家之望,但與左相聯姻,也絕對不差。」孟勝開始在李絢耳邊絮叨了起來,李絢平靜的聽著,也沒說什麼。

大唐素來就有要娶就娶五姓女的風俗,可偏偏,隴西李氏,勉強才擠進五姓之家。

當年太宗皇帝的侄女婿薛元超,就曾抱怨說自己人生有三恨,其中之一便是「未能娶五姓女」。

早年,太宗皇帝令眾臣修訂《氏族誌》,編修者在初稿中就將天下第一姓的尊位,給了山東士族的代表——清河崔氏。

第二名是盧家,第三名才是李家。

就這還是考慮到李家是皇族,有平定四海、統一天下之功。

後來太宗大怒,直接讓人改了《氏族誌》,強令隴西李姓為第一,長孫氏列第二,崔家被踢到了第三位。

雖然如此,但固有觀念不會因為一部重新修訂的《氏族誌》而發生改變。

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四姓之家。

隴西李氏非是出了皇帝,怕也擠不進來。

彆說是隴西李氏了,就是楊廣所在的弘農楊氏,當年也未曾擠進去。

北魏孝文帝的《氏族誌》最一開始隻有四姓高門,崔盧鄭王、

弘農楊氏在前隋時,雖是關中八大家之首,但也並未被山東四姓高門放在眼裡,到了本朝太宗皇帝重修《氏族誌》,才將兩姓李氏加入進來。

李絢甩甩頭,自己怎麼就胡思亂想到了那個地方。

「幫我準備洗浴,再倒一壺茶來!」李絢站在竹林邊,看向了一側的七巧,擺擺手支走了她。

婚姻之事,李絢雖並不在意,但到了眼前,他還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的。

劉瑾瑜長相殊色,為人溫婉賢淑,即便是除了家世,也是一等一的婚姻良選。

如果不是因為前訂突然病故,流言之下,讓人疑慮,否則李絢根本不可能撿到這個便宜。

拋開這一切,當另外一個人開始要走入他的生活,接納他所有的一切,甚至要和他共享所有一切的機密。….

這種感覺,李絢想想就覺得特殊,畏懼恐慌談不上,坦然接納也不是。

是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感受。

就好像欠缺一點什麼。

一切都像是理性的在分析彼此在這一場婚事當中的得失。

李絢看上的是劉家女處理政務的能力,其他長相,性格都要靠後。

隻要嫁進南昌王府,李絢就有信心將她培養成全力輔助自己的得力幫手。

可是這一切雖然感覺不錯,但總覺得欠缺了些什麼。

或許是吧。

如今這個世界,輕易間哪有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

多的都是日久生情。



最新小说: 仙業 穿書七零:惡毒女配創飛重生女主 戰神文鴛 亮劍:平安大戰,我帶個團幫場子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 禁欲傅爺嬌藏旗袍美人日日吻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