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是真的生氣了,說完就坐回去了。“是小可說的慢了,梁山如今官營的生意多些,官營水泥廠、磚廠、木料、鹽鐵、肥皂、白酒,大宗物資貿易,這些合計每月也有近五十萬貫收益。”趙鼎道。
也就是一年還有六百萬的收入,不然哪來的底氣養著這麼大的軍伍?
要知道這隻是養著的耗用,一旦出動作戰什麼的,那花費就更大了。
實際上趙鼎知道,收入還有些沒說的,比如原本高麗參這些高麗特產的貿易,未來收入是會越來越多了。
“與民爭利,到底是不妥當,非是非議梁山大政,隻是百姓越來越多,這般官府直接商貿活動,已經是有些不妥當了。”呂好問道。
同樣姓呂,語氣上就比呂頤浩緩和多了。
王燁是想過“預算”的,朝廷實際也有類似的活動,就是年底述職。
但是王燁忽略了一個背景,就是從來都是放鴨子執政的王燁,是沒有出現過類似這種場合,或者說組織過這般正式問政的。
對於這群知州來說,這個重武輕文簡直就寫在臉上的年輕大都督,甚至都並不太熟悉,所以忍不住發表一下看法,展示一下能力也就正常了。
“此事確實不妥當,慢慢會做調整,如今百姓中做些小買賣也是不禁的,隻是關於這稅收,倒是還要宗師和趙招撫做個章程出來。”王燁道。
王燁不笑的時候,還是有些威嚴的,話鋒一轉繼續道:“朝廷的稅法,漏洞太多,還需費心擬個合適的稅收法度。”
宗澤和趙鼎應諾,實際上這也是一個信號,招安是招安,梁山的可沒打算真的招安~
“繼續吧~”
韓浩心中暗暗點頭,這才是做了這般大事業的樣子,說是,那個什麼預算,就是預算,不為他人所動。
都是人精,自然都就都明白王燁的意思。
馮瓚笑了笑:“那便老夫先說說,遼東半島蘇州城,太小,不足以支撐同遼與金的貿易,戰馬貿易隻是一方麵,新出的棉布以及酒和肥皂的生意,都是要走遼東的,所以這道路還有城池都是要修繕的。”
防線自然有軍費支用,馮瓚要的是另外的費用。
“馮丈此言中肯,隻是不夠實誠。遼東本有商道,而且酒和肥皂貿易也多是海路,何必費力開發遼東,如今高麗半島尚且處處蠻荒呢~”李冕道。
論資曆能跟馮瓚玩笑似的指出這問題的,也就是李冕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一個你多我少的事情,一共兩千萬貫,還要留下大略一年的軍政花銷,剩下的自然是各處去分。
你多些我就少些,所以大家自然就不可能和和氣氣的。
這其中又有一些地域矛盾,比如都是慶尚道的,自然跟全羅道的有矛盾,畢竟高麗地形在這裡,東邊重點開發,西邊自然就要少花些~
而如果相鄰的州縣大家的訴求都是修路挖渠,那就是盟友,畢竟這事情要聯係在一起去做。
而如果是擴大城池功能的,那就是天然矛盾,畢竟一個地區隻能一個大城作為中心···
所以這大殿之中,是真的熱鬨。
一開始大家還都算斯文,然後慢慢的這開口說話的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自然就越來越不客氣了。
誰都明白,所謂預算,事先說的清楚,就是做事思路,然後要做什麼事,做事的規劃什麼樣,預計花多少錢~
這不就是執政理念和奏疏嗎?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給誰演聊齋呢?
偌大的都督府,如今就兩個半知州以上的官員,一個宗澤,一個趙鼎,半個萬俟卨。
所以不用補充官員的嗎?
如果補充的話,不從知州裡麵選的嗎?
所以說事的時候,順便介紹下自己的大體執政思路,自然也就是應有之義了。
從早上到晚上,一整天的時間,中午還吃了個飯,多是滔滔不絕,但是言之有物。
王燁也聽得認真,或許如今爭論的樣子不好看,但是終歸都是人才,能說清楚話的都算人才,何況是能言善辯而且還能察言觀色的。
感覺上基本都好厲害,跟這群人比,自己都算是個職場小萌新~
好在有身份地位加持,而且王燁隻是對他們這種文官論政模式不太熟悉,到底不是政治小白,所以還拿得住。
多說多錯,不說不錯。
隻要在自己覺得合適的時候,點個頭,然後確定給他們分多少錢大概就行了。
一整天自然不是空談,王燁還是拍板了錢怎麼花的。
分出去一千一百萬貫,大略算是雨露均沾,畢竟哪哪都是百廢待興,都需要花錢,有些甚至都是被拖了兩三年的費用,比如羅州的水利開發~
總得來說,高麗半島西側投入多些。
高麗之所以沒有養活那麼多百姓,就是因為荒廢的田畝太多,水利做好,很多地方是可以開墾為良田的。
月朗星稀,曲終人散。
或許滿意、或許不滿意,但是終歸也都準備回去了。
“劉洪兄弟等下~”王燁喊住了羅州知州劉洪。
一直跟個小透明一樣的劉洪一愣,不會是要挨罵吧,跟人家引經據典,口若懸河不同,今天自己的表現可是差了許多,而且自己到底連個功名都沒有~
難道自己真的不是德不配位,做不好這知州···
“劉洪兄弟,你是咱們高麗半島第一個知縣,如今的羅州知州,為了治下百姓據理力爭,沒有錯,也不需要讓著誰,更不用心虛氣短。”
劉洪愕然抬頭,看向王燁。
“做官,有為民之心就好,其他的不算多重要的事情~”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