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咳嗽一句,“子安兄啊,咱們就是賊啊~”
而且還是那種標準的打不過,然後招安的典型。
“不要打岔,咱們馬上就不是賊了,太子都已經在路上了,咱們馬上就是大宋官兵了。”
“朝廷怎麼舍得讓太子來宣旨的?”王燁問道。
對這些確實不懂。
“這話說的,皇帝跟太子關係有幾個好的?”
王燁眼皮微微一沉,自己以後跟兒子也會這樣嗎?
許貫忠也是忽的反應過來,岔開了話題,“趙桓是當今官家長子,今年十五歲,剛封的太子,父子間必然是還有情誼在的,招安梁山本是大功,所以派太子過來,才是正經。”
“如此也是,你還沒說為什麼要招安梁山呢?”王燁道。
“招安梁山是因為大宋冗兵不說,關鍵還不能打。
之前咱們一戰,滅了朝廷七萬多大軍,朝廷已經不僅僅是傷筋動骨了,甚至有亡國之危。”
“子安兄,不至於的吧,我一直以為,咱們打的那八個兵馬都監,是給朝廷減輕負擔了。”王燁道。
許貫忠搖了搖頭,“解決冗兵不是這麼個法子,陣亡的也是要撫恤的,你自當明白這個道理的,吃了敗仗的部隊,花錢也不少的,而且那麼多盔甲武器,也都是花錢的。”
實際上梁山包括從大名府收攏的盔甲和兵器,最終都會體現在大宋朝廷的財政上,所以如今的大宋朝廷日子倒是愈發艱難了些。
“那官家的園子也還沒停呢,花石綱也沒停~”王燁道。
所以這操作,就神特麼迷,一邊冗兵缺錢,一邊花石綱,大興土木。
“人家是官家,有個愛好怎麼了,用得著咱管?”許貫忠也是撇嘴。
就是看花石綱不停,許貫忠才支持的琉球規劃,以前因為中間那片海不好走,如今,船隻建造的更穩妥了些,這琉球就有價值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大宋不能讓人知道他們外強中乾,不能打的事實!”許貫忠笑道。
王燁一愣,明白了,虎死不倒架,雖然大宋從來沒有虎過,但是總是要拿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樣子的。
梁山的兵鋒之強,已經是高麗、遼國都證實過了的。
所以大宋是真的經不起再來一場十萬人規模的戰敗的,尤其是在梁山展現了其強大的追擊和有效殺傷能力之後。
“如此咱們也就算是大宋治下了?”王燁道。
“太子在路上,帶著你的依仗、冠冕,還有你要的茂德帝姬趙福金也一起過來了,所以應該算是大宋治下了。”許貫忠道。
“這中間不會再弄出什麼亂子吧?”王燁道。
梁山地邪,原軌跡中,招安好幾次,都各種出事。
“人家就是過來宣個紙,都沒要求你跪下接旨,甚至如果說不想跟人打照麵,人家把東西放在梁山都可以,這般情況,還能出什麼幺蛾子?”許貫忠道。
對於這種一切從簡的做法,朝廷大概也是願意的,不然辦典禮要朝廷出錢的。
實際上招安梁山,朝廷是相當省錢的,除了給王燁一份俸祿之外,是沒有任何官職俸祿和其他編製的。
當然這也是許貫忠爭取來的,王燁可以領朝廷俸祿,不領不像話。
但是其他人還是彆領了。
梁山的兵、梁山的官員,都是王燁自己養著,也就是除了王燁一個齊王的稱號,基本上還是原來的樣子。
當然還是有一些相對重要的改變的,比如梁山大軍可以在大宋行走,但是要知會當地官府~
各地百姓想到梁山治下,是可以的,當地官府不會阻攔,但是糧食需要梁山自備~
其他的一些模糊的沒有規定,比如各地剿匪工作,梁山想做也是可以做的~
······
隻能說,把這個事情交給許貫忠,充分實現了王燁的所需。
“今年正月,宋軍中軍在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康軍、武信軍、武寧軍、護**,河東、山南東道、劍南西川、劍南東川節度使,太傅,涇國公,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領樞密院事童貫的率領下。
嘖嘖,這童貫真是好長的名頭。
實際領兵的是熙河經略使劉法,率步騎兵15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兵5萬出會州。劉仲武所部前出至清水河一帶修築堡寨,分兵屯守後順利搬師。
劉法所部與西夏右廂軍相遇並展開激戰,最終在古骨龍城大敗西夏軍,斬首3000餘級。”
王燁點頭,今年年初的宋夏大戰,也是瞅準了機會,遼國跟梁山和金國乾仗的時候,發動的。
這事王燁知道,這也是朝廷讓步的一個原因。
所以許貫忠突然說這個乾嗎?
“我覺得他們馬上就要敗了,所以我是覺得,咱們是不是可以再要些好處?”許貫忠道。
“好處不要了,馬上要去打日本了,這事比較重要。”王燁道。
既定的戰略還是不能輕易調整的。
許貫忠點頭。
“所以今天子安兄對俺那麼好,話說的詳細,道理講的明白,還沒有諷刺俺,到底是怎麼了?”
許貫忠沉默~
王燁沉默~
兩人沉默良久,許貫忠開口了,“我在想是不是該辭職了~”
哈?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