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破壞了農田,毀了山林,燒了房屋~
沒了這些,留在此處早晚會死,所以築前的人,大概是要流離失所,然後逃難的。
而且馬上就是冬天了。
但是現在看,他們沒有逃難,而是選擇了找梁山報仇。這其中必然是有人引導的,一定是把前因後果都說的清楚,並且許以重利,才能真的發動這些人為了報仇而狀若瘋狂。
甚至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應該還有九州島上其他城池的百姓和武士的。
而王燁如今選擇正麵打斷他們的骨頭,許貫忠自然也沒有意見。
“隻中軍應該也是夠得,此處還有跳蕩軍,合計有一萬六千正卒,便是悍不畏死,也是有個限度的。”王燁道。
對日本武士,王燁更忌憚的是那種山林中的騷擾,真要是不要命的跟你長期遊擊,比如那種埋伏起來射人的戰術,便是二換一,這仗就真的難打了。
如今這種糾結幾萬人過來的正麵對決,王燁是不慫的。
幾萬人的戰爭,不是那麼好打的,王燁不覺得源為義能有這麼個組織這般規模戰爭的能力。
畢竟在這片土地上,幾千人的戰爭便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大戰了,這種數萬人的戰爭組織,指揮官一定是陌生的,甚至是控製不了的~
······
王燁的感覺是對的,源為義現在確實有些坐蠟了。
隻是年輕人,總是相對來說,更自信一些,所以源為義倒是還挺有信心的。
話說在大批築前百姓逃難的時候,最開始,源為義是想從這些流離失所的人之中,收攏些人,擴大自家封臣規模的。
隻是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源為義腦海中靈光一閃,便想到了或許~
軍心士氣可用?
所以源為義開始了自己的一係列操作,先是用糧食收攏,然後宣傳梁山的恐怖和殘忍,再然後說清楚現實,比如冬天馬上就來了~
然而~
事情很快就超過了源為義的控製,築前的人來的太多了。
築前靠海的位置,是九州島難得的平原,本就是人丁相對密集的地方,梁山登陸,殺了一批,嚇走了一大批。
這一把大火,燒死多少不說,無家可歸的人自然是多了許多。
然後源為義很快就收攏了數萬青壯。
是的,就是數萬,到現在源為義都沒數清楚有多少青壯。
而日本的青壯,很多是可以直接武裝成兵的。
這群人從家裡逃難的時候,哪怕是忘記了帶糧食和金銀,這刀和弓還是要帶好的。
這是因為九州島上多年“鄰裡和睦”,大家養成的習慣,有了刀和弓,自然就能有吃的;
沒有了刀和弓,媳婦都是彆人的。
尤其是以姓氏和莊園為紐帶,更是天然的軍事組織,就連整編都是相當簡單的。
築前城養活不了那麼多人,所以源為義必須儘快兌現諾言,比如把梁山軍趕下海,然後恢複生產,並且從其他城池調集糧食過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軍第三團攻城,自然是撞上了最不合適的時機,然後一頭撞得腦袋疼。
如果是韓世忠反應快,徐寧領著剛來的第三團恐怕是真的要吃個悶虧。
“今日大勝,如今士氣更盛,是不是趁勢反攻敵軍營寨?”院光國看著一直皺著眉頭的源為義,問道。
源為義微微搖頭,兩千死傷換對麵不到百人傷亡,這算是大勝嗎?
“說是大勝便是大勝吧,他們都想趁勢進攻?”源為義問道。
“正是。”
“如此那便明日進攻吧~”
理智和**一直糾葛,讓源為義的腦袋有些混沌~
隻是看著眼前的輿圖,總是有些控製不住野心,“把咱們收攏的武士安置好,明日若是能勝,咱們便可占了這九州島!”
心中暗自打氣。以四萬打一萬,軍心士氣可用,此戰必勝!
隻要拿下這些甲胄中的半數,然後把收攏的數千精銳武士武裝好,占下九州島有何不可?!
隻能說,沒打過大仗的源為義的計算方式是有些簡單的,但是又莫名的符合源為義和院光國的道理。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一個甲胄武士是不能真的殺死打敗四個武士的。
甲胄固然提供了防禦,但是也造成了行動不便,在這裡,大軍施展不開,混戰的情況下,四個武士自然是能打贏一個甲胄武士的。
所以這波~
優勢在我!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