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陣亡二百零一人,其中傷亡最重為跳檔軍,陣亡九十七人,中軍第一團陣亡二十九人,第二團陣亡十六人···”
“我軍重傷一百八十六人,其中六十二人殘疾,輕傷三百二十七人···”
“斬首九千六百五十八級,俘虜三千二百六十三,俘虜之中,有輕傷約四成~”
“繳獲金銀雜物合計約十一萬三千貫,弓一萬一千二百張,鐵甲六具,各式皮甲三千二百套···”
戰後總結,韓世忠做的彙報。
張孝純這次沒有說話,心中卻是已經覺得王燁跟許貫忠這兩個人真的是~
要說這般大勝,兩人還一副皺著眉頭不太滿意的樣子,屬實是有些讓人覺得這兩人有些過分。
能勝就已經很好了,何況是傷亡比例這麼懸殊的大勝。
繳獲雖然不多,但是十多萬貫已經很好了,而且一萬多張弓,實際也挺值錢的。
這也就是梁山,你換個地方試試?
能有繳獲給你送過來?
想什麼呢?!
所以真正讓張孝純吃驚的,不是戰損比,而是能把繳獲收上來,這其中代表的軍心士氣,軍紀賞罰,可太難得了。
好在王燁還是個講道理的,朝韓世忠點點頭,道:“此番確是大勝,軍功統計、戰後封賞,自有五蠡司馬負責,你們也是辛苦忙碌了一日,去休息吧。”
韓世忠帶頭拱手應諾,身後一群人轉身離去。
烏泱泱一群人離開了王燁所在的營帳,就又隻剩下了王燁、許貫忠、張孝純。
場麵一時有些沉默。
“主公在擔心什麼?”許貫忠問道。
“在擔心這場戰爭的形式,變成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樣子。”王燁道。
這種正麵作戰,對梁山來說,是擅長的,也是熟悉的。
甚至能打出一比四十的傷亡比出來,但是同樣的,日本這種多山的地形,也很容易產生另外一種戰爭形勢。
遊擊。
就像之前源為義做的那樣,遊擊騷擾,不打正麵。
梁山來日本,固然是報仇,同樣也是開疆拓土來的,既然是征服,自然麵對著反抗。
萬一陷入到日本人的人民戰爭中,那可就真的扯蛋了~
“襲擾終歸成不了大事,如今咱們且打著看。日本多山,固然方便隱跡藏行,可這多山的地形,也注定要依靠城池成事,隻要城池,營寨做的好,終歸是能拿下的。”許貫忠道。
依托山林打遊擊,確實很難處理,所以大概還要放火。
這段時間,許貫忠就是在研究這個,怎麼能打下九州島?
忽略日本人奇怪的種種想法,純軍事角度硬吃下九州島,就要靠城池、營寨、道路封鎖。
城池既然存在,自然有城池存在的道理,無論從軍事還是民生政治角度來看,城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不僅是人彙聚的地方,提供防禦和生存空間,重要的是,可以當做大軍營使用,可以休整和輻射擴散周邊~
王燁點頭,雖然好像有些身份對調的怪異感,但是王燁不覺得他們能有後世國人先烈覺醒的那股心勁兒和堅持。
“那如今是懷柔還是臨威?”張孝純問道。
問的實際是今天的俘虜,俘虜的還有三千多人,並且接近一半都是受傷的。
是殺是剮總得有個說法吧?
“子安以為呢?”王燁問許貫忠。
實際上對王燁來說,尊重他們的傳統,全弄死或者弄成生不如死最好。
許貫忠看了眼王燁,低頭想了想,道:“咱們需要建設很多營寨,也沒有準備那麼多的藥材~”
王燁點頭,明白了。
那也就是自生自滅,然後命硬的拉去做苦力到死的意思了。
王燁想了想,既然都已經是要做惡人了,那便惡人做到底吧。
“既然敢這般阻攔我梁山大軍,便梟首為戒,傳首各處,十日之內不投降的城池,便不接受投降了~”
如果沒記錯的,日本人似乎很怕砍頭的~
“喏!”
······
十月初三,王燁還在築前城內。
張孝純固然是做了許多年高官的,不可否認其能力學識,但是對於這種開荒建城的事情,確實王燁更專業一些。
建設與治理從來都是比打仗要複雜的多,也難的多的,所以梅花韓氏雖然軍功不顯,但是對梁山的貢獻不可忽視。
如果沒有梅花韓氏支援的大量的基層官吏,梁山不可能走的那麼快,也那麼穩。
這才是梁山有能力打下高麗半島,和統治高麗半島的基礎。
而如今,梁山的人才體係自然不僅僅是依靠梅花韓氏的門生。
不說梁山體係內培養的自己人,自從王燁接受朝廷齊王的招安,對很多原本觀望的讀書人來說,這天下就又多了一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