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投降的梁山大軍還是很恐怖的。
一路平推,然後殺戮無數。
確實是平推。
如今的梁山中軍和跳蕩軍,已經習慣了日本武士或者說日本士卒的騷擾,就展現了精銳該有的戰鬥力。
實際上隻要甲胄齊全,日本武士弓箭的作用會弱化,尤其梁山有著完善的戰場救治醫療體係的時候。
因為日本武士的小規模騷擾,梁山中軍應對小規模突襲的能力飆升,如果都是一百人規模的話,成軍陣的梁山大軍可以完勝。
甚至在更小規模的戰鬥中,梁山軍也完全可以保持著碾壓態勢。
而有王燁開著全圖掛,天上飛著好多鷹隼的情況下,梁山大軍也沒有被人以多打少的風險~
也確實是殺戮無數。
因為梁山又放了好幾把火。
火的作用,不在於直接燒死多少人,畢竟山火在沒有大風的情況下,蔓延的不快,人想跑還是來得及的。
隻是山火摧毀了山林中房屋與落腳點,大火過後的一片狼藉,清晰的告訴九州島的日本人,山林我們是不會主動進去的,隻會放火燒山~
就這麼一路燒然後殺,梁山中軍用時五天,便成功的占據了築前、築後、肥前、壹前~
這幾個名字讓人不太熟悉,那就換個說法,大概就是占據了福岡、長崎、熊本、大分這幾座城市包圍的區域,大略是九州島的一半。
不是韓世忠中軍不夠用了,而是從濟州島上送過來的百姓不夠用了,張孝純忙不過來了。
所以得緩緩。
同樣的,中軍的輔兵也需要讓因為快速推進,而不那麼穩妥的防禦體係重新穩固。
不要問,問就是安營紮寨,然後布置永久性防禦工事,同時把村莊一個一個的往前麵布置。
隻要從各處來的百姓足夠多,那梁山才能真正的統治和拿下九州島。
實際上這次來的百姓之中,有很多是原本在濟州島安家兩年多的。
這群百姓對梁山更忠誠,戰鬥力也更強。
在王燁一直以來、不遺餘力的引導下,梁山的百姓是更好戰的。
他們原本一無所有或者曾經一無所有,也明白真正讓他們擁有現在的土地、不多的財富的底層邏輯,所以他們願意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反抗戰鬥。
這群人也是接受軍事訓練最多和最久的,平常農閒也是要做軍事訓練的。
當初又被平正盛帶兵突襲,那是國仇家恨一塊算。
所以濟州島百姓的動員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
當然人心是人心,好處是好處,願意來九州島開荒的百姓,能分更多的口分田和免稅這種事情,屬於錦上添花了就。
於是在來九州島開荒不太危險的情況下···
實際上也絕對算不上危險,村民結寨自保,足夠自保無虞。
畢竟大規模的日本士卒已經被打死、打殘、打散了,偶爾有的一些不成規模的武士,是真的不成氣候的。
在打不過梁山士卒的情況下,他們大部分已經逃到了本州島。
這也是梁山中軍有意為之,在高麗半島上就已經做過的事情,驅趕,然後騰出地方來安置自家百姓。
而除了濟州島百姓之外,也有一部分江南來的百姓準備到這裡安家,他們會在濟州島百姓的帶領下,快速的適應新的生活。
······
當然,大部分的江南百姓,還是就近安排在琉球群島的。
九州島的進度不錯,但是琉球島的進展就更是順利的不像話。
順利的王寅都覺得自己領的四千兵馬有些多餘。
琉球是東麵山西邊平原的地形,所以無論是行軍,還是開拓荒島,都是自北麵,從北往南一步步做的。
伐木、燒炭、燒磚、燒水泥,然後建造房屋甚至城池。
放火一塊塊的燒出土地來,然後丈量,分田,甚至有些早到的百姓,種的青菜都已經開始有收成了。
這種欣欣向榮讓王寅發自內心的欣喜和滿足。
畢竟如今多開墾的田畝,安置的都是江南百姓,雖然王寅這個人說的自己冷酷無情外加功名之心甚重,不過總要念幾分同鄉之誼的。
所以王寅自然很高興。
“此處拿下的如此輕易,土地又如此肥沃,何以這麼些年無人看重?”王寅問道。
王寅問出了一直以來的疑問,畢竟拿下琉球真的不難,他身邊是李俊和公孫勝。
李俊笑了笑,道:“許是因為寨主沒有早些出山~”
王寅一愣,繼而一笑,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