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回來了,王燁又走了。
讓趙鼎有些悵然若失。
作為梁山如今高麗半島政務總扛把子,趙鼎不是個戀權的人。
對趙鼎來說,能做事才是最重要的。
而王燁對梁山,可不僅僅是精神領袖,便是在政務處理上,王燁也是不差的。
要知道最開始在長島,包括後來在濟州島,篳路藍縷之中,一手打造梁山政務處理根基的人,就是王燁。
放權和真的不會,完全是兩個事。
而從去年十一月底回,到如今四月初走,不過五個月的時間,王燁可是做了不少大事。
王燁在,整個官吏係統的辦事效率能提高三成。
這是趙鼎的最直觀感受。
倒不是說處理政務上,王燁比趙鼎更強,而是身份的差彆。
王燁是齊王,是白手起家的一代目,所以王燁的權威不是一般的高。
在趙鼎這裡,有扯皮,有相互拉扯,有推諉,在王燁那裡沒有。
就是在王燁麵前議事,客套、虛話都少很多。
王燁不喜歡所謂的語言藝術,他也可以不用語言藝術。
安排事情,就告訴你我要的結果,然後你告訴我需要哪些支持,人力、錢財、政策等等,然後你到時間把完成結果告訴我就可以。
王燁可以這麼做,但是趙鼎不行。
這就是一代目和授權代理人的區彆。
確認目標,達成目標。
簡單、粗暴、直接。
有時候,趙鼎都覺得,如果王燁親自著手去抓李俊的北海規劃,如今想來該過了那個什麼白令海峽了。
這人做事情,真的有一套的。
從王燁身上,趙鼎也在學,便是有些不妥當的,但是這種做事的態度和方式,是可以學習的。
······
王燁來到中軍處,見到了許久不見的韓世忠。
確實是好久不見,便是過年都沒有回去述職的。
“這日本,人不怎麼樣,卻是死硬死硬的,投降的極少,前後打了兩年多了,竟然還能堅持。”韓世忠笑道。
“養豬的吧~”王燁也是笑道。
“哈哈,確實有點像養豬。”
日本的風景很有特色,就是各種山,如今兩人便是在一處山頭,眺望東方。
一個身長如玉,一個虎背熊腰,看著倒是也蠻協調的。
王燁說韓世忠養豬,便是來到中軍之後,才發現,中軍的戰鬥力已經跟其他軍有些不一樣了。
本來大家都是一樣的五軍,都是戰鬥經驗豐富,裝備精良,紀律嚴明。
而如今的中軍,便多了狠厲與堅韌。
仔細想想就明白了,中軍相當於是參加了一場持續兩年的戰爭,在這段時間內,有人員更替,有大大小小的戰鬥。
合在一起,便是如今強的離譜的中軍。
日本士卒,成了韓世忠的磨刀石。
“如今這頭豬,到了該宰殺的時候了。”韓世忠道。
在日本待了這麼久,韓世忠也有點煩躁了。
“遼國麵積雖大,但實際上真正控製的地方,隻有中京道、西京道、南京道,上京以北地區,本來也沒幾個人,地盤雖大,但是無用。東京道(東三省)有女真,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治過。至於上京道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新疆大部分地區)也是各種臣服的部落。”
王燁看著韓世忠,介紹了一下情況。
韓世忠正色、凝神靜聽。
你懂不懂的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你家老大現在在給你解釋。
“如今遼國在正麵戰場上,對金國節節敗退,蒙古族也不安穩,金遼之間已經快分出勝負了,那種真正的勝負。”
“所以日本這邊我們便要儘快打完,徹底摧毀日本的抵抗力量,而我又不想五年或者十年後再來平叛,所以這場戰鬥不僅要打快,還要徹底打死。”王燁道。
韓世忠拱手躬身:“喏!”
······
既然王燁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那個份上,韓世忠自然是真的懂了。
作為此番日本總攻的統帥,韓世忠自然是要貫徹王燁的戰略目標的。
這次韓世忠不是名義上的掛帥,而是真正的掛帥!
如今前軍在遼東,後軍在高麗半島,配合著天輝軍第一團,穩定局勢,兼配合著往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