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就不是那麼的容易欺負了,知道反抗,還懂如何反抗~
部分官吏的有些手段,自然就不是那麼好用了。
比如什麼收稅的時候,尖進平出,下等田畝給你算成上等田畝等等,這些手段都不好使了。
更不要說一些要人命的手段,就更沒法使了。
若隻是這些讀了書的百姓,倒是也沒那麼大影響,最起碼不會那麼劇烈。
但是王燁還在去年,也就是宣和元年九月,擴軍之前,先完成了錦衣衛的擴編。
這次錦衣衛擴編,便是在縣一級編製設置辦事處,千戶對應州級府衙,百戶對應縣級府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若是說工作日常就是做細作,那屬實不太好聽,寧教人知,不教人見嗎。
所以錦衣衛就有了兩條比較好聽的職責,協助地方治安管理,還有~
監察地方!
監察地方除了主動去查彆人,還有一種更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接受舉報。
匿名的、實名的都行!
一時之間,梁山治下風聲鶴唳,險些鬨出大亂子出來。
這樣搞,為官做吏可就真不好玩了啊。
哪怕王燁依舊給錦衣衛拴著繩子,就是沒有執法權。
明文規定,錦衣衛不可抓捕,所有舉報都要取證核實,那也嚇人啊。
這誰還能都清白的跟裴宣似的?
這個年過得,是真提心吊膽的。
隻年前還好,許是還沒反應過來,年後~
年過完了,該乾活了。
錦衣衛也大略用幾個月的時間證明了自己的靠譜,於是檢舉信雪花般送到錦衣衛處。
這其中固然有打擊報複,惡意舉報的,但是基本還是實誠的多些,從正月到三月,錦衣衛很忙,刑部也很忙。
官落馬了快一成,吏抓的罰的去職的,接近兩成,這一切就發生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
很麻煩!
有一群人話裡話外的勸王燁改回去的,錦衣衛一個好好的特務機構,不該這麼高調的~
王燁選擇了頭鐵到底,在宗澤、趙鼎等人的鼎力支持下,咬牙堅持。
是在咬牙堅持的。
因為出身問題,梁山本就是個官吏體係精簡的架構,從官到吏都是緊巴巴的,這突然的弄下來那麼多。
整個官吏體係都快崩了。
於是~
王燁選擇加薪,一邊穩定現有人心,一邊補充新人。
而且,高薪養廉嗎,也是一種思路。
王燁依稀記得,大學的社會關係學內容中,有個詞叫權力尋租,把貪汙受賄說的稍微高端了一點,這其中有諸多理由。
其中就有一條論述,就是高薪養廉的事情,確實有用。
這個倒不是真的高薪把人喂飽了,就不去想那些不法收益了。
而是高薪增加了犯罪的機會成本。
薪酬高的人,更不會為蠅頭小利而打破底線,畢竟那樣一旦被發現,失去的更多。
這叫犯錯的機會成本。
王燁記不得那麼多了,但是不妨礙他懂這個道理。
所以就是胡蘿卜和大棒,一邊是做官吏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好處,一邊是違法亂紀之後,那麼多的監督舉報。
增加了被發現的可能,加大了被發現的損失,自然的人就選擇遵紀守法了。
這法治理念和孔孟的聖人養浩然正氣的教導,有一點出入,麻煩自然也有,所以這幾個月王燁便是老實的在開城。
穩定人心。
嗯~
還有軍心!
喜歡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係統功能有限(www.101novel.com)